可此時此刻,聽見陳路要去法院的時候,頓時互聯網上所有人都熱鬨了起來。
就在這時候,一個活躍於互聯網上,有許多粉絲的博主“吃瓜不摸瓜”笑著說道: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哈哈……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昨天那些在網上對陳路教授進行抹黑、謠傳、詆毀等的人,我勸你們好好的在家吃頓飯,因為下頓飯,你們可能就是在裡麵吃了!”
吃瓜不摸瓜的這一番言論剛剛出來。
果不其然,在網上很快被頂了起來!
“哈哈哈哈,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昨天在評論區和我對噴的那些人呢?出來啊!據我所知,你們的點讚,轉發可是超過了五百了!不過……感謝祖國讓你們吃的太飽看了,進去吧!”
“對啊?今天那些人怎麼不跳出來了?人家陳路教授獲得了國際性的獎項,世界衛生組織直接宣布,這含金量你們懂嗎?”
“就是,什麼人,都能隨隨便便的在網上詆毀的嗎?陳路教授現在的身份地位,和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已經很高了!”
“陳路和屠呦呦老先生,到底誰更厲害啊?”
“是啊,有專業人士站出來說一下嗎?這個獎的含金量有多高?比諾貝爾獎如何?還有……陳路的學術地位是什麼樣的?”
網上,大家都不是專業人士,對於陳路獲獎,也更多的是熱鬨和好奇!
但是,對於這個獎項的真正意義,還真的不是很了解!
可是,網上從來不缺專家的,人才濟濟!
很快,就有專業人士站出來:“我是首都藥學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博士後,也先後前往國際上多個究所實習過或者參加項目。”
“對於這個獎項,我這麼說吧!”
“據我了解到的,國際上,藥學領域,包括已經獲得了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那些得主們,他們都前後參與到了這個獎項的報名或者根據其審核條件進行研究或者其他的地步!”
“可以說,這個獎項的吸引力,是對於任何人,包括諾獎得主,都極具誘惑力的!”
“其次,這是首個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藥學組織參與並且讚助的藥學獎項!”
“之所以由《自然:新藥發現》來組織和評審,是因為這個雜誌可以認為是藥學領域的行業金標準!”
“這個獎項的設立和籌備工作,我老師有幸參與,是在5年前,就開始了,當時世界衛生組織旨在打造一個足夠權威、足夠公平,足夠公正……的獎項!”
“在行業裡,有一個共識,這個獎項的含金量可能要超過諾獎!”
“畢竟,現如今的諾獎,其實大家心照不宣,有目共睹!”
“至於這個獎項的評選,也不再和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一樣,交給了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
“而是脫離任何和政治、宗教以及資本有關的組織,而是交給全球藥學領域的專家進行。”
“這個評審係統幾乎可以看做是目前最具權威,最公平的係統!”
“至於陳路能獲得這個獎項,我說實話,十分震驚!”
“因為他想要獲獎,就需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評審組專家,認定,陳路的這個對於藥學領域的貢獻,是要超過所有提名人員的,要知道,這個獎項積攢了五年,意味著陳路要超過五年內所有參與提名評選的專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