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陳路的話,頓時台下眾人都忍不住抬頭,驚訝的看向他。
“陳局長,這話是什麼意思?”
“對啊,我們……我們既然選擇了跟著您做,就不是在乎眼前的利益。”
楊興瑞也是麵色嚴肅的說道:“陳局長,我知道你是好心!”
“也是想要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
“但是,我們都很清楚,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兩百萬噸的中藥,價值七百多億,這可是一個天文數字啊!
你願意帶著大家夥一起做,一起打造中醫藥品牌,這是好事兒。”
“可是,任何事情的發展,不能單純依靠一個人!”
“這不僅僅不利於企業的發展,甚至於對於未來而言,也不是好事兒。”
“而且!”
“打造中醫藥品牌,這種事情的難度,是很高的,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和過程來完成。”
“今年的中藥原材料依然是和以前的沒有太大的區彆。”
“真正想要發展,還在未來,在優化土壤,培訓專業人員,進行科學管理和指導之後,才有機會。”
“這一批藥物,其實大家都很清楚,原材料的質量如何!”
“質量沒有發生明顯變化,想要賣出高價,這顯然不合適!”
楊興瑞的話,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讚同。
這時候,那名皮膚黝黑,操持著地方口音的老藥農也是點頭說道:
“沒錯!”
“今年雖然有所豐收,可歸根到底,還是以前的東西。”
“質量如何,我們心裡很清楚。”
“再說了,陳局長,你也不要把所有壓力扛在自己身上。”
“歸根到底,這是我們謀求出路,也是為了我們更好發展!”
“所以說,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這天下哪兒有這麼好的事情!”
“你要是真的大包大攬了,我們反倒是要懷疑你的用心了!”
“免費給我們培訓,這已經是好事兒了!”
“讓我們出錢,改良土壤,這是應理應份的事情,所以說,你把心徹底放開了吧!”
“我們老百姓,不懂那些彎彎繞繞,卻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大家夥,你們說我說的對嗎?”
此話一出,周圍的藥農們紛紛笑了起來:“說的沒錯!”
“就是,這應理應份的事情,為啥讓陳局長給我們買單呢!”
“沒錯,陳局長,你做的已經很好了,你不要覺得對不住我們。”
“我們的眼界沒有你想的那麼短淺!”
“就是啊,我們做了幾十年藥農了,那些醫藥公司的彎彎繞繞,又不是沒有見過,所以,你啊,膽子大點。”
“沒錯,我們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是也知道什麼人是好人,什麼人是孬人,我們沒啥本事,幫不了你大忙,但是,我們也知道什麼是合作的契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