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媒婆離開後,賈張氏讓賈東旭來到外麵“兒子,還有師傅。"
賈東旭此時麵色明顯慘白,看見母親和媒婆談話完畢,急著告知“媽媽,沒事,您和師傅已經說好了。
再過段時間我們會去找那姑娘詳談,然後安排你們見麵。"
賈張氏清楚兒子心事已決,看上的是秦淮茹。
聽聞賈張氏的話,賈東旭內心稍微寬慰了一些。
但是,他的神情很快就流露出擔憂的色彩“媽,您說說,這次為什麼她不願意呢?如果這事不清不楚,我們下次相見,萬一她態度又有變化怎麼辦?”
在一旁,易中秋見狀開口道“估計是因為你工作的事情,東旭,你也彆太憂慮,這段時間跟著師父認真學技術,我考慮著幫你再跟廠長談談,安排一次正式轉正的考核。"
易中秋也開始考慮采取行動。
原本他打算一步步進行,可東旭轉正的事情已對相親產生了影響,自然他也需要加把力幫忙。
聽到這話,賈東旭和賈張氏都精神一振。
“師傅,真的太感謝您了。"
自己的落水生病,師傅趕來照顧;甚至這次相親碰到麻煩,師傅都主動出手幫忙解圍。
賈張氏對易中秋的真心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然而,對於賈張氏,眼神間則透出一絲閃爍的疑慮。
若是易中秋能夠幫助東旭順利轉正,那當然是件大好事。
然而要說賈張氏心懷多大感激之情,則未儘可知。
因為依她的看法,這正是易中秋故意設計的局麵,他故意要看到東旭有難才會出手幫忙?
上一次考核失利時,賈張氏已經對易中秋有些埋怨你已經是煉鋼廠的高級工人了,徒弟需要轉正時竟不拉他一把?
現在明明看出他們在麵臨困難卻遲遲才表明願意幫助,她覺得之前肯定是故意避而不談!
這讓賈家不得不為第一場相親的開銷買單。
因此,賈張氏對易中秋這次的出手並無多少感激之情,反而覺得是天經地義的行為。
“東旭媽,你就彆遮遮掩掩了,剛才答應給那姑娘買縫紉機的,這幾天趕緊置辦好了,省得到頭來那姑娘又不樂意。"
易中秋適時提醒道。
麵對這個未來兒媳可能的小算計,賈張氏倒未直接反駁,隻是心中暗暗對他有些怨氣。
還沒有過門就在挑挑揀揀,似乎以為她賈家任人拿捏一樣?
現在的所作所為,隻是想把女孩先騙進來。
將來,嗯哼!
賈張氏才不會遷就她的脾氣,到時候定要她原原本本地償還!
至於說那台縫紉機,當初花費如此多隻為一個承諾,絕不僅僅是為了好聽。
如果秦淮如不對他們做出足夠的回報,賈張氏又怎麼會輕易放過她?
所以,表麵上看是賈家花錢,但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相當於投資——穩賺不虧的投資。
否則以賈張氏的個性,怎肯同意這些附加條件?
交代完了事情,易中秋便告辭返回。
另一邊,四九城裡東城區,王府井大街。
何雨柱帶著何雨水,在這一區域最繁華的商業街道逛著。
何雨珠手牽手帶著妹妹,另一隻手上握著棒糖,時不時咬上一口,活潑跳躍,充滿愉悅氣氛。
同時,何雨柱的眼裡也不斷地審視這條京城知名購物街。
如今的王府井與後世的模樣有著很大差彆,但在這裡,仍可以被當作北京市區的一座標誌性街道。
兩側各色店鋪展示著新穎的商品,但對於何雨柱來說,看著這些東西時,有一種穿越到過去的強烈感受。
沒多久,他們就帶著小雨珠在一家成衣鋪前停了下來。
在一個裁縫店內,迎麵走來的是位約莫三十歲的婦人。
她身披一件藍色大衣,笑容洋溢出自然之美,給人留下難以抗拒的親切感。
無疑,這是該店鋪的女主人了。
何雨柱攜著何雨水步入了裁縫鋪子,它坐落在王府井的一旁,門麵頗具吸引力。
店內空間廣闊,估計足有二三百平方英尺,堆滿了琳琅滿目的布料,不少顧客正在精心挑選麵料。
何雨柱微笑著朝店主打了個招呼。"我倆想為姐姐和我做些新的服裝。"
他明確表示。
這個時代普通人的衣物選擇與後世截然不同,沒有眾多成衣可供選擇,所有的服裝都需要根據顧客自身的尺寸來定製。
首先,在縫紉師傅那裡量尺寸,選定所需的麵料,隨後還需花費數日等待成品製成。
款式也十分有限,幾乎沒有太多個性化的餘地。
但即便如此,能光顧裁縫店定作衣物已經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相比粗糙的坊間布衣,顯得更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