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廠長辦公室出來,易中海口中的笑容顯露出滿滿的滿足感。
這一趟,他的目的無疑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無論從徒弟賈東旭即將轉正的考核入手,還是通過推薦柱子給廠長獲取潛在利益,都是他收獲頗豐之處。
首要的是,為徒弟爭得這次轉正考核完全不耗去易中海任何情麵,近乎是空手套白狼。
其次,介紹柱子給廠長並非隻把他當做一名普通廚師。
他還是何大清的兒子。
如今何大清逃跑,廠領導提到食堂員工對食物質量不滿的反饋。
顯然,廠領導有意在考慮重新聘請食堂主廚人選。
對於柱子的手藝,易中海是知道的,十分精湛,並有著鴻賓樓大師傅的背景。
這樣的資質,隻要一提起必會勾起婁廠的興趣和招募之心。
即便結果未知,無論柱子最終是否加盟,易中海都將在暗地裡受益。
成,則柱子入駐自家鋼鐵廠,屆時他在背後豈不是可以輕易操縱?就算不成,易中海也已經賺取了一次寶貴的考核機會。
甚至在此前易中海心中還有個小九九。
暗地裡對柱子師父設個小陷阱。
這家夥雖然表麵一副高人模樣,但實際上和賈張氏那婆娘沒多大差彆。
隻是後者性子直爽,喜怒全寫臉上,而他則得故作正派,表麵關心,實際背地裡搞鬼。
小說裡的情節表明,在何大清逃離後,傻柱就跟著他師父修煉技藝。
照那原本的路子走,傻柱的生活應該不會差,可因為這個家夥在背後算計,反而使得傻柱和師父反目為仇,進而導致後續傻柱轉至鋼鐵廠的一幕。
這時,易中海邊暗自計劃著類似的劇情走向。
確實,柱子的烹飪天分已經初露端倪,對於他的養老規劃來說,還算得上是個合適的人選。
賈東旭還沒有離開這個世界,所以此時的易中海並不急著做決定。
隻是出於嘗試的態度去考慮。
如果順利,那就多了一個備用的選擇,若不行,也沒關係,時間尚多,慢慢來。
……來到鋼鐵廠的車間後,易中海看到賈東旭拿著零件愣在那裡,不禁眉頭緊鎖。"東旭,乾活時不能分心。"
在車間裡走神可是大忌,規章製度明確指出,新入職員工剛來的首要任務便是記住這些規定。
賈東旭眼看就要轉正的員工怎能不清楚這個道理呢?
他知道,每一項看似尋常的規定其實背後隱藏著慘痛教訓。
賈東旭現在還在車間,尚未觸及後邊的精密機械,稍一不留神可能會引發無法彌補的後果。
如果真的發生了這種事,他的培養成果不也就付諸東流了嗎?
所以,易中海口吻十分嚴厲地責備道。
賈東旭聽見師傅的話後,立即恢複了過來,反思起剛才的狀態,他心中也閃過一絲後怕。
以他的經驗,清楚廠規對於生產的重要性,一個分神的代價可能是一生。
當下,他對師傅連連道歉“師傅對不起,剛才我不該走神。"
雖然這樣說,但賈東旭的心中仍不住浮現秦淮茹的影子。
自從上回秦淮茹來家裡之後,他的心思已經悄悄牽動。
原以為婚姻即將近在咫尺,卻沒想到對方家庭會拒絕這樁婚事。
雖有人答應再與秦家協商,但婚事還沒敲定前,他根本無心平複。
見到賈東旭這般,易中海也不再埋怨,而是說道“不管什麼原因,最近跟我一起好好修煉技能,保持狀態。
我已經與廠長談過,下個月還會有一次轉正考察,你到時候可不能再出現差錯。"
聽到這話,原本飄忽的眼神在這一刻變得凝定,隨後又閃耀著欣喜神色!
“師傅真的謝謝您!我會好好練習的,絕不犯錯!”
賈東旭絕不是傻子,剛才院子裡師傅提起轉正,再到廠子裡聽到這個消息,他明白這不是他的運氣好,而一定是師傅背後為他鋪路。
畢竟,轉正考察可不是隨意的事情,哪怕相對不難,也不會頻繁舉行。
他在與同事聊天中了解到,通常每隔數月乃至半年才有一次考核。
而上次考核結束到現在,按理說這個月不會有考核了。
看著賈東旭的變化,易中海輕點一下頭,說道“咱們師徒間的恩情何需言謝?好好練技就是對你我的回報。"
易中海巧妙地避重就輕,針對的是賈東旭的性格特點。
換了賈老太太那類人,他的措辭恐怕就沒有如此溫柔。
賈東旭果然被師傅的一席話深深打動。
師傅忙碌也是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