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龍的高度關注所有細節的風格,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了江家軍大多數官兵的心裡。
張寶慶一直在山腳下關注著山頂的動靜,一見一支火焰非常微弱的信號箭在夜空中一閃而逝,他立即下令工匠們趕緊上山。於是所有的工匠們立即扛抬起各種工具、油料、酒水、木架子以及早就加工好的、沉重無比的大長竹竿,亂哄哄地往山上跑去。
由於夜間的天氣確實不好,光線太暗,人們深一腳淺一腳、跌跌撞撞地爬行,幾乎所有的人都摔過幾個嘴啃泥。當官的一直在壓低聲音咆哮著“動作都快點,沒時間了。”
“看著點腳下,摔著你不要緊,小心油料什麼的都讓你們給摔沒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年輕的扛著竹子先上,年紀大的帶工具。工具暫時先用不著,但是竹竿必須得先上去……”
好不容易爬到了山上,大多數人都已疲憊不堪,其中好幾個人還摔壞了腳。但是他們現在還不能休息,因為很多活兒必須馬上就要完成。
他們做活的時候還不能發出較大的響動,以免驚動了懸崖下麵營地的敵軍官兵們。
夜已深,從山頂上往下看,聯軍的營地裡麵靜悄悄的,隻有為數不多的幾支火把,稀稀落落地散布在營地的各個角落裡燃燒著。但是因為夜色太過昏暗,它們微弱的光芒在整個營地裡就像是螢火蟲一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偶有一隊巡邏的官兵,馬蹄得得,鐵甲鏗鏘地走來走去。但是他們的腳步聲聽起來有些拖拖拉拉的,顯示著官兵們的心不在焉和昏昏欲睡。
已經跟著運輸隊混入營地的那些突擊隊員們,先後分彆假裝出去方便,悄悄起身溜到了營帳之外。他們故意換上了黑色的衣褲,一出門就消失在了外麵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重夜色裡。
黑暗對所有人都是一個問題,聯軍的官兵固然難以發現這些混進來的突擊隊員,但是突擊隊員自身的行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製。
他們不得不小心翼翼,有時候甚至需要四肢著地爬著在黑夜中潛行,因為僅靠兩條腿來行走太容易磕磕絆絆、太容易弄出動靜來了。
好不容易他們都陸陸續續地從四麵八方,摸到了營地大門的附近,每個人都出了一身的汗——儘管這秋夜裡的氣溫很低,而且天空中還飄著細細的小雨。
他們隻能坐在地上稍稍喘口氣,然後才把挎在腿邊的手弩取下來——這些都是李雲聰設計出來的新型手弩。
自從江小龍教過他彈簧的原理之後,他就著了魔似的開始潛心琢磨這方麵的各種改進措施。後來,他又得到了張寶慶和魏語新的大量的培訓教育,終於在鋼材的鍛造和彈簧的設計製造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突破。
這種新型手弩大量地運用了他的鍛造和鋼材新技術,不僅輕便好用而且還能折疊,方便攜帶。最重要的是,其弩矢的動能和穿透力還非常強悍,超過了幾乎所有的青龍帝國軍中的製式重弩。為了鼓勵李雲聰,這款產品被江小龍命名為“雲聰弩”。
混入營寨中的突擊隊員們分頭行動,在黑暗中分彆摸索到敵營寨門口的各個崗哨附近。然後就此潛伏下來,就像地上的石頭或木樁子一樣地悄無聲息,一動不動地等待著時機的到來。
與此同時,江小龍也帶領著營寨外的主力部隊慢慢地向大門口移動,為了不發出任何的聲響,他們慎之又慎,行進得十分緩慢。
此時最為忙碌的是崖頂上的工匠們。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首先就在崖邊架起了許多三角形的木頭架子,並仔細檢查這些木架子的牢固程度——這在平時也許比較容易,但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而且還是在不能發出較大聲響的情況下,這種簡單的操作就會變得十分的困難。
尤其是在運輸的過程中,一些木架子可能鬆動了,這種情況尤為麻煩。他們必須把木架子拖到遠處的泥地裡,然後在需要加固的部位上鋪上厚厚的破布或者草墊子,才能打釘子加固——總之,所有的事情都不能發出太大的動靜,尤其是在這空曠靜謐的夜色之中。
做這項加工樹立木架子工作的,隻是一小部分工匠。大多數的工匠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大批已經被加工好的竹子被運上崖頂之後,馬上就要進行最後一道工序——灌注燃料和火藥。
是的,他們要用這些竹子作為攻擊的武器。用江小龍的話來說“我們要讓這幫家夥們嘗嘗我們土製火箭彈的厲害!”
這是一件非常繁重的工作,但是不能在山下進行。因為開了洞之後的竹竿,其本身的密封性就很難得到保證,同時,灌注了燃料和火藥的竹竿子會非常的沉重,大大增加了搬運的難度。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竹竿會變得比較危險,尤其是當時的火藥還很不穩定,劇烈的碰撞或是遇到火星都會有可能引爆。而這些民夫工匠們都不是士兵,沒有受過殘酷的體能訓練。要求他們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負重爬山,這很不現實,而且也沒有必要。
尤其是他們還要趕時間——在趙貴忠率領的先頭部隊拿下崖頂之後,他們必須儘快上山,並做好攻擊之前的一切準備工作——所以他們是被允許打著火把上山的。
這個時候,時間的掌握最為重要。因為敵軍比我們強大得太多,不僅趙家莊本身的駐軍強大而凶悍,而且距離趙家莊不遠處還有無數的敵軍。一旦接到求援的報警信號,他們很快就能趕來支援。
想要在趙家莊來一個虎口拔牙,就必須要快速、狠辣和精準。
其中的快速是最為重要的。江小龍的戰前設想就是——快速突襲,得手之後就迅速脫身。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給他們來一次教科書式的閃電突襲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儘管許多的官兵都不能準確地解釋這句完全不屬於這個年代表達方式的語言,但是他們聽了之後都感到無比的興奮。
工匠們輕手輕腳地快速忙亂著。他們首先要往打通了內部的竹竿裡麵依次灌入油料、酒水和火藥。其中的火藥還需要跟那些液體燃料隔離分開,以防失效。當所有的材料都灌滿了之後,還要封住灌注用的洞口。
這其中最難的工序就是隔離。酒水易燃,油料耐燒,火藥易爆,尤其是油料和酒水,不能跟火藥混在一起,還必需要小心翼翼地用破布加小木塊或是小竹塊給分隔開來。
最後的一道工序就是在竹竿的底部灌注火藥和封口。竹竿的前端灌注的是火箭的爆炸燃燒部,後麵的底部灌裝的是火箭推進部,中間是由竹子本身的竹節隔層來分開的。
這一切的活動都必須在摸黑的情況下進行——上山的過程中可以打火把,畢竟是在山的背麵。但是到了崖頂就絕對不允許再打火把照明了。在這樣的黑夜之中,火把的光亮可以很遠就讓人看到——而且還有這麼多的易燃易爆材料在現場,即使從安全的角度來考慮,明火也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但這也使得施工的難度變得非常大,大家都得在黑暗中摸索著操作,磕磕碰碰、劃破手指的事情經常發生,但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
每個人在漆黑一片中,都必須小心翼翼地不發出較大的聲響,但同時還需要快速準確,毛手毛腳的人會立刻就被趕到一邊去做粗活去。
好在絕大部分的工匠都是在戰火中一路摸爬滾打過來的,經常遇到這種非常緊張的時刻。沒有人有什麼怨言,每個人都在緊張而努力地工作著。
李雲聰比較有心,在行軍的路上捉了一些螢火蟲,用紗布包住做成了十分粗陋的照明用具。張寶慶、魏語新等人就和他一起,一人一隻這種光線極弱的“手電筒”來照明。
喜歡少年鐵血戰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少年鐵血戰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