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非常高興,馬上說道“正好後天老子有空,一大早就可以安排驗槍。”
消息傳來的時候,恰好慶功會才剛剛吃喝到了一半。這倒是大家所始料不及的事情,所有的人忽然間就感到萬分緊張了起來。
皇上後天一大早就想觀看新款步槍的射擊,這消息頓時讓每個人都感到時間緊,任務重。本來還興致頗高的德智鍛冶的師傅們,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隻好匆匆又吃喝了一點,就馬上都回到崗位,投入到工作之中去了。
江小龍倒是滿不在乎地繼續吃喝他的,高大興也無所事事,樂得在一旁作陪。
張寶慶和魏語新兩個人在慶功會開始之前,等著酒菜做好了送過來的那段時間裡,就已經完成了對剛才驗槍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槍械和子彈的研究分析。他們交代了師傅們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並讓李雲聰做現場的監督指導和質量跟蹤檢查。
布置完這些以後,他們兩個現在也沒有什麼事了,就跟著江大帥和高大興一起繼續喝酒。
席間,魏語新顯得很是興奮,說他已經考慮好了下一款槍械的改進方案,同時他還提出了馬上開始研製大炮的設想。張寶慶則在喝酒的同時,還在皺眉思考著火藥的改進方案,所以沒怎麼說話。
這天晚上,魏語新顯得話比較多。
他大著舌頭對江小龍說道“這下子可好了,有了這等巨大威力的槍炮,今後殺敵不是更爽?大帥你用刀槍劍戟等等冷兵器都能每戰必重創敵軍,今後手裡有了這些利器,那當真是兵馬一出,屍橫遍野啊。”
江小龍卻不以為然,說道“未必。這今後的作戰理念也會大有不同。當初冷兵器時代,講究的是人多勢眾,一擁而上。如今熱兵器時代還這麼打,那就等於是在找死。”
“另外,再者說了,箭矢可以穿透皮甲,火箭可以克製藤甲。即使是鐵甲,也有鐵甲的笨重。如果敵人使用火攻或者水攻等戰術,對鐵甲兵來說更是致命的。”
“但是槍彈未必能夠穿透防彈衣;炸彈碎片也未必能打穿複合材料的頭盔。再加上今後越來越重視的多兵種聯合作戰的理念,想要讓實力相差不大的對手付出慘重的代價,恐怕未必會更容易。實際上真正的後現代戰爭之中,誰也不會再把人海戰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了。”
眾人略一回想,發現江小龍這家夥還真是,在之前他所打過的仗之中,他確實還從沒提倡過人海戰術——當然,他也從來就沒有條件來一次人海戰術。
不過仔細分析他之前所打過的仗來看,都更像是後世的某些特種作戰之類的樣子。
江小龍不理會大家怎麼想,還在那裡誇誇其談“武器先進了,作戰的理念就會相應的改變和提高。誰都知道槍炮的威力大,那麼如何防護和躲避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直白地講,隻要槍聲一響,人們馬上就會做鳥獸散,到處找隱蔽去。誰也不會傻愣愣地呆在原地等著吃槍子。那麼這麼一來,我們打仗的難度就會大了許多。如果還想像冷兵器時代一樣地圍而聚殲,不是做不到,而是有些相當大的難度了……”
“那怎麼辦……”魏語新也大著舌頭,打著飽嗝問道“不是!我說大帥……那誰都變的滑不溜秋了,那你還能打出之前的那些輝煌的戰績嗎?”
“那是當然的!”江小龍毫不謙虛地笑道“武器雖然變了,作戰的理念也跟著變了。但是有些古老的戰爭法則的精髓卻是不會變的……比如知己知彼,比如出其不意等等……”
“德智鍛冶”的所有師徒們上下齊心,奮鬥了一夜一天,終於又造出了兩支嶄新的樣槍和一十五發全新的子彈。
在第二天晚上的半夜時分,一直吃住在工坊裡的江小龍下令驗槍——這是趕製出來的新槍和新彈丸之後的第一次驗槍,而且恐怕也是在接受皇上親自校驗之前的最後一次驗槍了。
由於時間太緊,江小龍他們甚至不可能再到郊外去找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去驗槍。
於是人們就隻能是打算就在這工坊裡麵湊合湊合,草草放它兩槍了事。
這是一個夜色濃重,萬籟俱寂的時段——即使是在繁華的京城裡,大多數的人也都已經在熟睡之中。隻有開餐飲食店的人們還會在這個時間忙碌,他們收拾東西、發麵,為第二天的營業工作做提前的準備。
正當德智鍛冶的人們瞪著因熬夜而通紅的雙眼,滿懷期待地等著槍械試驗成功的時候,現實卻給了他們一記迎頭痛擊。
第一發子彈在轟然一聲巨響中炸了膛,試槍的夥計儘管戴了頭盔和手套,依然被炸傷了肩膀和手臂,血流不止。
周圍的鄰居們被爆炸聲驚醒,紛紛穿著背心和短褲跑出房門來,驚恐地探頭探腦,議論紛紛,甚至還有的人商議著是不是要報官。
新製造出來的樣槍就這樣被炸廢了,德智鍛冶頓時就被一股濃濃的失敗和絕望的情緒所籠罩。人們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在他們自以為一切工序都非常完美的情況下,做出來的東西依然不堪一擊——這還怎麼去見皇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還是材料的問題——或許,精度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魏語新冷靜地總結道“槍管由於是用模具直接鑄造成型,跟子彈的匹配多少都有些不和諧……”
“那怎麼辦?短期不能解決嗎?”江小龍悄聲問道。
“有辦法……在槍管的外麵再加一個套筒……至少,炸膛的時候不會傷及槍手……”
“老套筒?……”江小龍不禁一陣無語“你們還真是有想象力……跟我們來的時候的那段曆史簡直是亦步亦趨啊!竟然還能想出老套筒這種玩意兒來……”
“老套筒”是他們原時空的曆史上,出現於清末民初的產品,這種設計就是為了防止槍支炸膛傷人,於是在槍管的外麵再加一圈管子。這是在當時工藝水平無法提高的情況下的一個無奈之舉。
漢陽兵工廠製造的“老套筒”在當時的部隊中裝備得很普遍,但也是當時國內非常落後的工業水平的一個標誌。
一直到抗擊霓虹國入侵的偉大抗戰之中,老套筒仍然是國內許多部隊的主力槍械。雖然跟霓虹國的三八大蓋無法相比,但總是好過鳥銃、火槍之類吧。
江小龍雖然感到無奈又好笑,但是卻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最後隻好讓工人們拆卸了槍支,連夜加工,趕製出了一支所謂的“老套筒”步槍。
第三天的早上,當天剛蒙蒙亮的時候,改造工作終於完成了。工坊裡的人們製造了一支全新的“老套筒”。
終於可以試槍了,但是由於人們對之前試槍的失敗結果感到畏懼和沮喪,沒人願意來打這一槍。不僅僅是怕因為炸膛而試槍失敗、甚至因此而受傷,更重要的是,他們害怕是因為自己的壞運氣而導致試槍失敗的結果——畢竟,當天完全大亮之後,他們就要在皇上的麵前試演了。
每個人都覺得承受不起失敗的結局。
最後又是李雲聰自告奮勇。
他背負著所有人提心吊膽的希望,帶著一種做一件特彆重要的大事的凝重和肅穆感,先是認認真真地清洗了身體,喝了一杯定神茶,然後燒香,在工坊內的神龕前恭恭敬敬地拜了一番,口中念念有詞。
做完了這一切儀式之後,他沉著地走到放槍的案台前,拒絕了站在一旁的鐵匠師傅遞過來的頭盔和手套,神情莊重地端起了槍——他拒絕護身裝備的舉動讓兩位來自櫻花帝國的師傅暗暗攥拳。他們不約而同地低聲說道“有這種一往無前的決心,必定成功!”
李雲聰麵前的牆上豎著一塊簡易的木靶,距離他大約十五米遠。
當他端起步槍來的時候,整個工坊的人都在平息靜氣,偌大的一樓大廳裡,隻有爐膛裡的炭火的燃燒聲音。
不知道過了多久,也許隻有一秒鐘的時間,也許很漫長。就在人們還在緊張地期待的時候,轟然一聲槍鳴的巨響震撼著人們的耳膜,樓板上的沙土塵埃也隨著這一聲炸響而紛紛落下。
人們簡直不敢相信這一槍就這麼果決地打響了。轉頭去看李雲聰時,隻見他的的麵前已經被一陣彌漫的淡藍色硝煙所籠罩。一時竟看不清他的麵部表情。
眾人再轉頭去看那牆上的木靶時,卻見它完好無恙,上麵一個彈洞都沒有。
大家再去仔細地找,終於在木靶斜上方一米遠處,看見了一個彈洞。
“到底是槍的問題還是什麼問題?十五米的距離居然偏了這麼遠?”魏語新和張寶慶搶步上前,四隻手一起奪過槍來,七手八腳地就要開始檢查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