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完了完了,這沒辦法呀,天氣異常,連連暴雨,山洪爆發。】
【是死得人太多來不及埋引發的疫病。】
【這裡麵哪一環都不是人能阻止的,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同理,瘟疫的傳播前麵也多半有災難。】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還是第一次聽見這種說法,但是漢玄帝回憶了一下自己學過的史書,發現確實如此。
忍不住把林知音抱起來親她的小臉蛋。
真是父皇的小福星,以後疫病的防治就又多一個規律了!
【啊啊啊你乾嘛!老東西你胡子紮到我了!】
【本公主知道自己很可愛,讓人忍不住親親,但你親我之前先刮胡子行不行。】
皇33歲帝……好的。
其實也沒那麼悲觀。
既然知道是山洪爆發引起的,趁著現在還沒有暴雨,可以提前加固防水的河堤,和引流的渠道。
朝廷每年都有撥款去修,隻是多在夏汛之前,冬天沒有準備,才打了個措手不及。
傷亡後發現死人立刻清理,不讓那些人搞個停屍三天祭拜拖延時間。
隻是這樣一來不講人情,他暴君的帽子就更摘不掉了。
唉~生活不易,皇帝歎氣。
如果再知道疫病源頭的地點就好了。
小家夥也不負他所望,說了出來。
【是西郊的村子先爆發的,然後迅速感染,之後牽連到京城。】
【最後皇宮都受了殃及,太後也被傳染之後死掉了。】
太後?
漢玄帝愣了神,沒拿穩杯子,被新換上的茶水燙了一下。
來貴立刻跪下請罪。
雖然不知道陛下是不是他惹生氣的,但認錯總沒錯的。
皇帝這才回過神,讓他起來。
太後是他生母,哪怕感情不深,也不願看她因病去世。
所以一定要控製住這次瘟疫的源頭。
結果小家夥的心聲還沒完,又給了他一記暴擊。
【就是因為這個事兒吧,我的倒黴父皇還被討伐了。】
【本來夏季才是雷雨季節,發個洪水什麼的也不奇怪,但現在都冬天了。】
【於是有人說是皇帝行事殘暴,德不配位,觸怒了上天才降下天罰。】
【一定要他下罪己詔。】
漢玄帝……
很符合他對那些酸儒學究的刻板印象。
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德行,罪己詔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封建迷信要不得啊!】
【這是自然災害,我一個九尾天狐都招不來,父皇怎麼可能能招來,】
封建之主的漢玄帝:……
【你以為你們算哪根蔥?皇帝又算哪根蔥?】
【天道每天都在下棋,哪有時間搭理你們。】
【人對小蟲子來說也是上天。】
【人會在意蟲子裡麵誰當王了,誰殺了兄弟,有悖蟲子倫嗎?】
【不,你隻會淡定的路過或者稀奇的路過。】
雖然,閨女的話都是向著他的,但漢玄帝覺得自己聽著怎麼就這麼不得勁兒呢?
但是她的一席話讓自己豁然開朗。
他活了三十多年了,一路披荊斬棘登上皇座,還沒有一個小孩子來得通透。
他以前也害怕過,人前不顯露出來。
偶爾夜深時,會想著自己一生雖無愧於社稷黎民,但作惡多端。
他死後會不會下地獄,他的子孫後代會不會遭報應。
小九說的有道理,上天可能懶得搭理他們。
否則他這樣每天都在扣功德的人,早就該下去見閻王了。
皇帝被太後的“死訊”刺激到了,擺駕慈寧宮,給太後請安去。
順便還撈走了林知音。
慈寧殿裡,
太後身邊的杜姑姑一臉喜色的小跑進來。
太後忍不住笑罵,“多大歲數的人了,還這麼喜形於色,是撿到金子了這麼高興?”
“太後您就彆打趣奴婢了,是陛下要來給您請安了,這會兒禦駕已經在路上了。”
太後從榻上起身,頓時也不困了。
“好端端的,怎麼想起來看哀家了?
“陛下孝順呢!以前也就是朝中事忙。”杜姑姑撿著她愛聽的說,“現下可能得空了,就來給您請安了。”
其實正常的皇帝都是要給每天給太後請安的,以作孝道的表率。
可太後心疼皇帝處理朝政辛苦,免去了他的每日請安,這也導致母子倆幾乎不怎麼見麵。
林知音也被抱到了慈寧宮,太後一見她,笑得更燦爛了。
但嘴上卻在責備漢玄帝,“小九這才多大,大冷天的你就把她帶出來,也不怕涼著孩子。”
漢玄帝的語氣一如既往的無奈,“母後您多慮了,朕自然是坐暖轎來的,不會讓小九頂著寒風。”
林知音滴溜溜的大眼睛轉著,看著這尷尬的氣氛。
【父皇真是的,連句軟話都不會說。】
【不過一想到皇祖母會死於瘟疫,我的心就好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