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吃完了朝食,在趙府門口分彆。
蘇菡笑著一人送了一隻羊,美名曰給家裡人嘗嘗啊。
“哈哈,令芝也太大方了,下次咱們還來吃大戶啊!”簡雍牽著一隻羊,忍不住笑道。
“誒?令芝辦事真是周到,連出門在外的子仲和子方都得了一隻羊啊!”
孫乾也牽著一隻羊同簡雍說道,言語之間竟是對蘇菡的為人處事大為欣賞。
畢竟目前為止,令芝都是讓他刮目相看的。
就算天下人謗言主公任用女子,想必也是羨慕多一些吧?
誰不想要一個為人大方,誌向相同,腹有良策,做事周全的下屬呢?
他孫乾可是有這樣的同僚呢!
……
劉備回到家裡,便拿著信急匆匆進了書房。
信件一共四封,分彆來自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淵及蘇雙。
“大兄,可是遼州來信?”關羽微微皺眉,眉宇間儘是擔憂。
“二弟,勿憂。公孫氏一族為大漢戍邊多年,乃英雄也!且讓為兄看看信罷。”劉備說著便拆開信,仔細讀了起來。
公孫度先是官方的問候了幾句,隨後說自己起於微末,一路走來,唯願國泰民安。今聞皇叔仁德之誌,願助一臂之力,還請莫要推辭。
最後說自家那不孝外孫女,四歲學文練武,十四東征高句麗,十五北討烏桓。如今劍術一道小有所成,還望皇叔隨意任之。
公孫康的信同樣是官方的問候後,便簡述遼州如今的情況,遼州的百姓雖吃的上飯,但是天下還有千千萬的大漢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襄平公孫氏願為使君大誌,獻兵獻糧。
最後道自家那不爭氣的外甥女蘇菡蘇令芝,雖然有幾分聰慧卻還身有仙翁賜福…
還請使君照看幾分。
公孫淵的信與祖父、父親一脈相承,官方的問候語後,便言樂浪已經訓練出可海行的八萬大軍,隻待十月南下去攻交州,還請使君為了大漢的百姓早日結束戰亂之苦,早做準備…
最後說他那文武雙全的阿姊,幼時便有大誌,聽聞使君之事跡,便欽佩使君之仁德,不能自己…
認定使君是明主後,不顧家人擔憂也要南下千裡追隨使君,還望使君看在他阿姊一片赤誠之心的份上,不要在乎她的女子身份。
公孫氏的三代掌權人的信,每一封都在最後寫了蘇菡,但是令劉備最動容的是公孫淵說蘇菡遍觀天下群雄,卻選擇了他。
他劉備何德何能?起兵十餘載,屢戰屢敗,如今隻得新野小城苟存。
可是令芝卻為他籌謀,隻為那共同的誌向。
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因為他劉備也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會想自己的堅持是不是對的,若是早早便不顧這仁德去爭權奪勢,何至如此境地。
可每當行事之時,便如何也做不到視百姓生死於無物。
他年少之時讀的書,大多已不記得,唯記得老師給他們講過“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他劉備劉玄德,願做老師口中那樣的君子。
如今更是知道,這天下奉行仁德的人並不止他,不止他們。
希望天下行這仁德之道的亦並不止他,不止他們。
最後,劉備拿起那封蘇雙的信,這個名字有多少年沒有見過了呢?
自從光和七年黃巾之亂後,便再無來往,緣分往往無法參透其中玄妙,可又讓人兜兜轉轉嘗儘其中玄妙。
當年蘇雙資助他軍馬錢糧,如今蘇菡不遠萬裡前來追隨。
劉備心中感動,眼睛也有些發澀,不禁抬了抬頭,卻看見門外青天朗朗,夏風徐徐,一片風光大好。
一時之間竟久久不能回神。
他在心裡發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