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說到,皇後娘娘平時總端著一張冷臉,其實也情有可原。
哪個少女不懷春,皇後娘娘進宮前,也是個天真浪漫的大家閨秀。
皇後姓徐,單名惠。她爹是大魏的抗倭名將——鎮國公徐耀,她是嫡長女也是徐耀原配獨女。
鄭國公徐氏祖上隨魏高祖一生大小征戰,平定天下後就回了老家替大魏王朝駐守南邊海岸線。徐氏幾代人駐守南海邊陲,平倭抗倭建立不世之功。徐耀與麥芽兒的二叔魏晟,還有“南徐北魏”之稱。
當年,明光帝為東宮太子時,便想與老麥家親上加親。他爹盼仁宗也是這麼想的,奈何老麥家四代都沒有一個女娃。兩父子等老麥家生女兒,一路等到了魏熙二十歲,盼仁宗等不及了。他年歲大了,開始纏綿病榻,在床上斷斷續續地躺了五年。
魏熙是獨子,遲早要繼位,皇帝登基不能沒有皇後。於是,在盼宗病倒後,明光帝一為衝喜,二為年齡、家世合適,就聘了徐氏嫡長,徐惠為太子妃。
徐惠乃徐耀嫡女,徐家鎮守南邊幾十年,一家獨大,說是當南邊的土皇帝也不為過。徐惠為長姊,下麵三個弟弟,早早隨父,入軍營,殺倭寇,都是大好將才。她被家裡公主般養到十五歲,大好年華嫁給二十五歲英姿颯爽的明光帝;又是驕矜的性子,自然是希望跟皇帝陛下一生一世一雙人的。
奈何,明光帝的後宮從來就不清靜。他若是個多情的帝王,後宮女眷裡多費一兩分的心思,也不至於後宮各妃嬪間刀光劍影。偏偏,魏熙是個重江山社稷的,娶老婆隻為了傳宗接代。
幸得,徐惠也算是天命之女,主鳳命。十年後,明光淺邸鶯鶯燕燕,後院也隻得太子妃娘娘一人,平安誕下長子,也是獨子。同年,魏熙登基,徐惠母憑子貴,做了正宮皇後。
這各中內裡的齷齪、陰私暫且不提,反正她的皇後之位,坐得並不十分容易。
摘星樓中,徐惠皇後坐上首主位。左下首第一位,坐著麗貴妃娘娘林婉榕,緊挨著她坐的是淑妃,對麵坐的正是德、賢二位妃子。還有一位淳皇貴妃喜愛清靜,在宮裡麵跟其他不愛熱鬨妃嬪擺了個家宴,自己人應個節。
陳清韻與一眾高門美婦、貴女坐四妃下首。皇後娘娘不怎麼說話,隻麗貴妃和大家寒暄幾句,其他三妃間或因與女眷們談笑幾聲。陳清韻的位置比較靠前,緊挨著左下手的淑妃,時不時地還能跟麗貴妃聊上幾句,手段圓滑,不卑不亢。
明光帝命人把麥芽兒抱來給陳清韻時,氣氛稍稍有些凝滯。皇後都一直冷臉,大家夥兒說話就不自覺地小聲,漸漸地越來越拘謹,後來也不敢說啥了。就怕說話聲驚擾了不高興的皇後娘娘,隻得默默喝冷茶。
冷不丁地,摘星樓外的內侍監一聲唱和,“福安郡主到~”
立時,女眷們的視線就被一個可愛白嫩的小姑娘吸引。
抱麥芽兒進來的是大內監的徒弟,李運來公公。
他進來先將福安郡主抱給陳清韻,再鄭重傳達皇上口諭
說武安世子隨皇帝進行龍舟賽的開幕儀式,讓小福子把郡主抱來給武安侯世子夫人。囑咐皇後要好生關照福安郡主。
之後,李運來才向皇後行個跪禮;向四妃行了拱手禮。
麥芽兒打量他這先傳旨再行禮的派頭,心裡確定他是皇上那邊的人。
樓內女眷剛頭聽完口諭,心中暗歎武安侯府聖眷,再瞧見福安郡主討喜的容貌,心思就活絡了。
這就是福安郡主啊,多麼好看的小姑娘!
她養得可真好小臉嘟嘟,有些嬰兒肥;唇紅齒白,粉嫩白皙的皮膚,兩頰透著健康的紅暈;眼睛又大又圓,是很溫柔的杏眼。鼻梁雖小還未長開,但山根瞧著就高,是個美人坯子。
因著是夏天,麥芽兒穿著薄款的襦裙,是輕軟的紗袖。那袖內的手臂圓滾滾的,不肥不瘦,小小年紀,出落得又嬌俏又有福氣,就好像天上的仙童女兒一般。
冰山一樣的皇後娘娘,表情終於裂開,她看向武安侯世子夫人,緩緩開口。
“這就是福安呀,抱來本宮看看。”
喜歡重生之福運嫡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之福運嫡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