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芸香隻是時間長河中的小角色,那日清晨陸謙把她捆了,便在官道口讓他爹把她領回了家。
京郊官道南來北往的,恁多人;而且,對於她爬床這件事,魏昊並沒有下封口令。故而,趙家大妞爬福安公主馬車,見太子美色後,起意爬床,被皇儲殿下一腳踹出去的事情,沒幾天便傳得沸沸揚揚,說是街知巷聞也不為過。
沒幾天,麥家族裡聽聞了,直覺有此女會影響了家中女孩婚嫁,也想著把他娘家哪一支都拆出去。倒是麥芽兒叫人說了,她娘是外嫁女,錯不及本家。族裡想著也是,便給了小福安一個麵子;隻是趙芸香娘家那一支,少了許多本家照顧。
後來,麥芽兒就再也沒有見過趙芸香。有人問起趙大,他拿袖子遮住臉,紅著臉講“托了妥帖人,給那糟心的丫頭找了個老實人遠嫁了。省得天天在京都裡,被權勢迷了眼睛。”
麥芽兒有時候坐窗前習字,也會想起趙芸香來。她也會覺得嫁得遠些也好,京城富貴迷人眼,並不適合趙氏芸香這般看不清自己的人。
……
“公主,您在寫什麼呀?”十四歲的樂魚,從小丫鬟手裡接過燕窩盞,擱到小桌上,脆聲道“您停下來歇會兒,喝點燕窩潤潤嗓子吧!”
“也好,今年的秋天特彆乾,這日頭曬得人心裡悶的慌。年方豆蔻(十三歲)的麥芽兒,擱了筆,扭扭手腕,心裡煩躁得很。她歪頭瞧瞧外麵的太陽,算算日子,也就這幾天了。“樂魚,把我的小紅被子準備好。”
“噯,早給您備著了!這兩天日頭好,前兒我剛給您做的,也洗淨曬乾了。這個月給你換新的!保暖又香又暖和!”樂魚自覺這差事做得好,喜滋滋跟麥芽兒邀功。
“知道你有心。”今年春日裡,福安公主來了初葵。在這個沒有衛生巾的時代,麥芽兒真是煩透了月事。
偏偏古人對女子來葵水都很重視,陳清韻肅著臉對乖女兒三令五申月事來了不準出門,忌辣忌涼,沒事兒就躺著,能坐著就絕不能動!
偏偏,今年天氣特彆炎熱,麥芽兒苦夏了;以至於,後頭每次來葵,她便會特彆煩悶。幾次下來,家裡人心裡有數;待她來月事的那幾天,便會避著她或更加忍讓些,誰讓芽芽是家裡的金疙瘩,武安侯府四代單傳的女兒,更是皇帝陛下賜了公主府的異姓公主呢!
是了,自打前年麥芽兒找著了番薯,且在自家的京郊田莊裡試種成功後,她便上了折子,向皇帝舅舅推廣番薯。自此,大魏朝有了番薯,寒冬臘月的百姓們也吃得起糧了。
後兩年,大魏的冬天特彆冷,連著兩次十年難遇的大寒潮。大魏上下,靠著囤積的番薯抵禦了寒潮,整整兩個冬季,居然一個百姓也沒餓死,這是天大的功德啊!
後幾年,民間對福安公主越發推崇,有些偏遠地區還給她建了生祠,稱之為“田莊娘娘”,說是拜了福安公主,地裡的收成會特彆好。久了,還有婦人求子,人問“有效果嗎?”
“嗨,那還能白燒了香火咋滴?反正拜了田莊娘娘,俺們那嘎達的老娘們兒,好幾年了,生的都是帶把兒的!”
“這些人……”麥芽兒每每聽到民間又某一處給她建了生祠,就哭笑不得。
自然,有人崇拜她,便有人討厭她,京中也有不少人酸她的,說什麼“福安公主哪配建生祠啊?不過是尋找了一兩個土疙瘩,比其他人會種田罷了…又不是農家女,沒得做粗了手。她一個貴女,也不知道圖什麼,成天田間地頭的打交道,瓜田李下的,沒遮沒攔…”
“田莊娘娘”的名頭越響亮,背地裡的風言風語越難聽。但有了番薯,大魏百姓都不會餓肚子了,這一點是無人敢反駁的。
……
“七月了,我讓人給黎雲阿兄備的禮,準備好了嗎?”
“都備下來了,這是禮單,您過目。”樂魚將禮單拿來,給福安公主過眼。
麥芽兒仔細看了好一會兒,斟酌著刪刪減減,又加了一些。去年冬天,南詔王實在撐不住了,於除夕的時候,帶著大半個南詔朝廷來捉了黎雲回去。一把年紀的人了,老淚縱橫,當著滿朝官員拉扯獨子,說“”你要不回去,那本王也不走了,南詔也不要了,咱們爺倆兒索性就住在大魏得了!”
黎雲想想自己老爹都當朝耍無賴了,是真的擋不住了,才勉勉強強地走的。他走時,兩方爹爹把當年的定情信物換了回來。南詔王子黎雲與大魏公主麥眠桑的婚約,也就此作罷。
兩個小輩是自小的情誼,幾年下來,也有真真過命的交情。黎雲與麥芽兒,在雙方家人的見證下,對月拜了把子,成了義結金蘭的兄妹。
南詔王、麥英仁【買賣不成仁義在,倆孩子做不成夫妻,好歹做了兄妹;也是結個善緣不是?】
“芽芽,從此,你就有十個哥哥了。”黎雲望著月光下的麥芽兒感觸良多,唏噓道“過了年,你就是十三了。是個大姑娘,該定親了。”
“阿雲兄長,你現在說這些乾什麼…”麥芽兒羞赧地低頭,月下的側顏如雲中仙子,帶著一層光輝。
“我想說,今生今世,不論嫁給誰,你都一定要幸福。”就算為了我……
後半句話,黎雲藏在心裡沒有說。
喜歡重生之福運嫡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之福運嫡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