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在高曉光的協調下,整個團隊如同擰緊發條的精密儀器,全身心地投入到渦軸發動機研發攻堅戰之中。
一周後!
在這期間,高曉光從媳婦何韻儀口中得知,兒子高博淵,女兒高嘉怡這段時間又某工大附屬小學老師照顧後。
他便再次投入到渦軸發動機研發中。
隨後幾天,高曉光站在巨大的設計圖紙前,手中的筆在關鍵部位圈圈點點,目光如炬:
“咱先集中火力攻克高效渦輪設計和冷卻技術,這倆是重中之重。”
團隊成員們紛紛圍攏過來,神色專注。
年輕的工程師小李趕忙點頭,“高顧問,您就說咋乾,我們都聽您的!”
高曉光微微一笑,憑借著自己深厚的經驗,侃侃而談:“咱可以嘗試這種新型的葉片結構。
再配合獨特的冷卻通道設計,說不定能大大提升渦輪的效率和可靠性。”
眾人聽後,眼神裡閃爍著興奮與期待,隨即迅速分工,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大量的理論計算和模擬實驗。
在材料研發的戰場上,國內現有的材料性能與理想狀態還有差距,這成了橫在大家麵前的一道坎。
何韻怡皺著眉頭:“曉光,這材料不給力,可咋辦啊?”
高曉光思索片刻,果斷地說:“咱們和國內科研機構、材料供應商聯手,共同發力研發高性能的鈦合金和定向凝固鎳基合金。
熱障塗層的製備工藝也不能落下,得持續優化。”
於是,大家迅速與各方取得聯係,緊密合作,開啟了材料研發的新征程。
一體化進氣粒子分離器的研發工作同樣困難重重。
資金捉襟見肘,設備也不齊全,這讓團隊成員們的眉頭都擰成了麻花。
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小王主動請纓:“高老師,我去聯係高校的風洞實驗室,看看能不能合作。”
高曉光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勵:“好樣的,有困難咱就想法子克服。
同時,大家多收集實戰數據,這對優化分離器結構設計至關重要。”
在小王的努力下,與高校風洞實驗室達成合作,一係列風洞試驗有序開展,團隊成員們圍繞著實驗數據,不斷探討改進方案。
控製係統研發這邊,團隊成員們正對著電腦屏幕上複雜的算法和邏輯代碼絞儘腦汁。
小趙撓撓頭,苦惱道:“這fadec係統的算法,怎麼優化都感覺差那麼點意思。”
高曉光走過來,盯著屏幕仔細分析,隨後指出關鍵問題:“咱們從這個角度調整一下邏輯,再試試。”
眾人按照高曉光的建議操作,果然有了新的進展。
他們還積極與相關電子設備製造商對接,共同為研發更可靠耐用的電子控製器和燃油調節裝置而努力。
經過一段日夜兼程的奮戰,各個關鍵技術難題都迎來了曙光。
小李興奮地衝進會議室,手裡揮舞著報告:“高老師,高效渦輪設計有重大突破!
新型葉片和冷卻通道設計效果顯著,渦輪效率和可靠性大幅提升!”
何韻怡也麵帶笑容,彙報材料研發成果:“新研發的合金材料性能提升明顯,熱障塗層工藝也更成熟了。”
小王緊接著說道:“一體化進氣粒子分離器經過多次風洞試驗和實戰驗證,過濾效率和氣流損失控製都達標啦!”
小趙也不甘示弱:“fadec係統性能優化完成,運行更加穩定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