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朝陽回去後,很快整理出了一份詳細的資源需求清單和初步的技術路線,交到了高曉光手中。
高曉光看著清單,眉頭微微皺起,清單上所需的資源確實不少,資金、設備、人才,每一項都是巨大的投入。
但他清楚,要完成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些資源必不可少。
“鄭工,這份清單我看過了,我會儘快協調落實。
你這邊的技術路線我也大致了解,接下來就是要按照這個計劃,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有任何問題,隨時向我彙報。”高曉光道。
“好的,高顧問。
目前ka波段通信的穩定性有了進展,但大口徑星載天線這一塊,還需要我們集中精力攻克。”
高曉光看著桌上的設計圖紙,眉頭緊鎖,“你覺得從哪個方向入手比較好?”
鄭朝陽指著圖紙上的一處,“高顧問,我認為可以從優化天線的結構設計入手。
同時結合新型材料,嘗試在減輕天線重量的同時,提高其增益性能。
不過,這需要進行大量的模擬試驗,還得有先進的測試設備支持。”
“行,就按你說的方向。
設備方麵我會繼續協調,你安排團隊儘快開展模擬試驗。
有什麼新情況及時告訴我。”高曉光道。
“我回去就組織團隊開始按計劃實施,不過時間緊迫,我擔心在資源調配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不可預見的問題,影響項目進度。”鄭朝陽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你放心,我會和各方溝通協調,儘量減少阻礙。
你就專心帶著團隊搞研發,有什麼困難,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高曉光察看了商用通訊研發進度,同小郭離開研究所,在車上小郭坐在駕駛位扭頭問道,“曉光哥!現在咱們是去招待所還是?”
聞言!
高曉光便清楚一定是自己妻子或者女兒給小郭聯係,不然以小郭悶葫蘆的樣子絕壁不會主動問自己前往那。
“那就先回趟家。”
高曉光說罷,眯起眼閉目養神,實則意識進入空間,通過空間石碑查閱以九州國目前製造工藝能生產的商用通訊衛星。
自從上次在港島大開殺戒,空間石碑吸收了不少生命力後,石碑資料種類增加不少,隻是這段時間一直在忙碌的路上,他並未進行過整理。
“麻蛋~空間石碑這是跟自己故意作對嗎?”
高曉光看著空間石碑給的有關商業衛星的技術資料一陣想罵娘。
“特麼……這些資料都是2020年後的航天技術,這些技術先進是先進,可以目前九州國的製造工藝根本造不出來。”
沒錯!
空間石碑內關於商業通訊衛星的核心設備,最低需要21納米級製造工藝,而千禧年90納米工藝才成為行業標準。
高曉光眉頭緊蹙。
從覃嶺基地劃分出去的機床設備研發中心,目前還正在攻克500納米製造工藝。芯片的線寬縮減至800納米,ib等企業開始探索電子束光刻等納米級加工技術。
高曉珊在70年代都研製出了286芯片,製造工藝還是問題?
要知道!
800納米光刻機?,主要用於半導體製造,通過紫外光如193narf光源)將電路圖案曝光至矽片上的光刻膠層,實現納米級精密圖形轉移。
套刻精度直接影響芯片的多層結構對齊能力,例如國產最新duv光刻機套刻精度可達8納米,而國際先進設備可達5納米。
而?三軸聯動機床?,用於機械加工,通過xyz三軸聯動實現鑽孔、銑削、切削等操作,處理金屬或非金屬工件。
典型應用包括軸類、盤類零件加工,定位精度通常在微米級如x軸≤0.008,z軸≤0.015)……
“叮鈴鈴~”
這時一道電話鈴聲打斷高大顧問的思路,他接通電話聽到姐姐高曉珊的聲音傳了出來。
喜歡火紅年代:手搓戰機到院士請大家收藏:()火紅年代:手搓戰機到院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