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韜看著高曉光,神色凝重:“曉光,經組織研究決定,將派羅建成來咱們西北區域山地貓貓車研究所,出任書記一職。”
高曉光眉頭瞬間緊蹙,心中暗叫不妙。
他太了解羅建成了,此人一貫隻會喊口號,真要讓他來擔任書記,今後研究所怕是不得安寧,科研工作必定會受到影響。
何韜接著道:“我和老王兩人,因為南天門計劃以及衛星與商業直升機研究所那邊事務繁忙,將卸任研究所書記一職。
我們得把精力都投放到那邊去,所以接下來研究所的擔子,就更重了。”
高曉光心中一陣失落。
何韜和王德彪一直以來對研究所的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
他們的離開,無疑讓高曉光感覺失去了左膀右臂。
但他也明白,南天門計劃等項目同樣關乎國家的未來,責任重大。
“何書記,老師,我理解組織的安排。
隻是羅建成……”高曉光欲言又止。
王德彪拍了拍高曉光的肩膀,“曉光,我們也知道羅建成那性子,但組織既然做了決定,我們隻能儘量應對。
你要穩住局麵,帶領大家繼續把科研工作做好。”
高曉光深吸一口氣,點點頭:“嗯,我明白,我會想辦法的。”
就在高曉光思索著如何應對羅建成時,研究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西北區域董必昌與幾位負責招商引資的乾部找上門來。
董必昌一見到高曉光,便滿臉無奈地倒起苦水:“高顧問,你是不知道我們現在有多難。
西北區域電子二廠經營狀況越來越差,工人們的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再這樣下去,可怎麼得了啊。”
高曉光聽著董必昌的訴說,心中也頗為同情。
省屬企業發不工資,是改革帶來的陣痛。
並且在當前經濟轉型的大環境下,不少傳統工廠都麵臨著嚴峻的挑戰。
董必昌話鋒一轉,“不過,我們也想了個辦法。
我們了解到領航通訊發展勢頭很猛,所以就想著,能不能讓領航通訊兼並西北區域電子二廠。
這電子二廠雖然現在經營不善,但底子還是有的,設備、工人都不缺。”
高曉光微微皺眉。
董必昌似乎看出了高曉光的顧慮,連忙道:“高顧問,我們就一個要求,不能開除任何一個員工。
電子二廠的工人們為區域發展奉獻了這麼多年,我們不能讓他們丟了飯碗。
為了體現西北區域的誠意,電子二廠那1000畝土地,我們可以以贈送的方式,送給領航通訊用來建設總部大樓。”
電子二廠雖然不如電子一廠,但其所在區域,在西北區域市區西邊。
當然西邊不僅有電子二廠,同時還有棉紡廠、機械廠。
從商業角度看,這對領航通訊來說,確實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提議。
1000畝土地用來建設總部大樓,以及廠房能大大提升公司的形象和發展空間,而兼並電子二廠,也能整合資源,拓展業務。
但工人安置問題,以及後續可能出現的各種複雜情況,都需要仔細考量。
“董書記,您這個提議很有吸引力,但這畢竟不是小事,我得和領航通訊的高層好好商量商量。
同時!
我們也不占組織便宜,我們會找專業的審計團隊,對電子二廠進行審計評估後,出資購買下整個電子二廠。”
高曉光不是人傻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