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全副武裝的戰士步伐整齊、身姿矯健地小跑進入控製室。
他們迅速散開,以標準的軍姿站立,如同一座座堅毅的雕塑,為控製室增添了一份莊嚴肅穆的氛圍,嚴密地警戒起來。
隨後,在眾人的簇擁之下,一位年約六旬的老人穩步走來。
他渾身散發著鐵血氣質,眼神中透露出曆經歲月沉澱的沉穩與堅毅。
老人徑直走到王德彪、何韜、高曉光等人麵前,臉上帶著和藹且關切的笑容,率先進行了自我介紹。
“同誌們號!我是張延年!”
“領導好!”
眾人意義打過招呼後,領導在高曉光和鄭朝陽的引領下,參觀起控製室。
這時,劉工按照老人的指示,熟練地操作著設備,通過“啟航一號”定位九州國的幾個重要區域。
不一會兒,屏幕上緩緩浮現出畫麵,儘管畫麵中的建築有些失真,但老人還是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眼中滿是欣慰與興奮,情不自禁地連連叫好。
老人微微轉頭,目光落在高曉光身上,親切地詢問道:“曉光同誌!我聽說,咱們這‘啟航一號’可以給導彈提供精確打擊,是這樣嗎?”
高曉光立刻神情莊重地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聲音洪亮而堅定地回道:“是的,領導!”
老人眼中閃過一絲好奇,緊接著又問道:“那咱們‘啟航一號’的精確打擊範圍,跟老禿鷲對外宣稱的精確打擊能力相比,情況如何呢?”
高曉光如實向老人彙報:“領導,目前我們僅發射了‘啟航一號’,單顆衛星的精確打擊能力,誤差範圍在500米左右。
而老禿鷲對外宣稱他們的誤差範圍在300米,相比之下,我們確實還有200米的差距。”
他並未告知老人,老禿鷲就是個虛標大王。
對外宣稱誤差300米,估計乘以2才是他們精確打擊誤差範圍。
畢竟前世平行世界老禿鷲可是有好幾個案例,就比如老禿某四代機,對外宣稱自己升力如何牛叉,結果自己境內上空飄來一個氣象氣球。
老禿鷲四代機硬是在2.5萬米高空,對著氣象氣球乾瞪眼。
聽到這裡,老人微微點頭,喃喃自語:“五百米……五百米其實也足夠用了。”
這時,王德彪趕忙接過話茬,“領導!這五百米隻是暫時的情況。
等咱們後續的‘啟航2號,啟航3號’順利升空,並且組網成功之後,精確打擊的誤差範圍完全可以縮小到100米以內!”
老人神色瞬間一震,眼中滿是驚喜與難以置信,連忙反問:“老王同誌!
你說的這些,可都是真的?”
王德彪表情莊重嚴肅,重重地點了點頭,語氣斬釘截鐵道:“領導,我敢立軍令狀!”
一旁的何韜、高曉光等人見狀,也紛紛神情堅定地開口,表示自己同樣願意立下軍令狀,以表決心。
他們的聲音彙聚在一起,在控製室中回蕩,充滿了無畏的勇氣與堅定的信念,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著他們對於國家航天與國防事業的執著與擔當。
老人看著王德彪、何韜、高曉光等人堅定的神情,心中滿是欣慰與感動。
他微微動容,眼眶有些泛紅,感慨的說道:“看到你們如此有信心,如此有擔當,我真的很開心。
咱們國家的國防事業,正是因為有你們這些默默奉獻、勇於拚搏的同誌,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老人又將目光投向高曉光,語重心長的到:“曉光同誌,雖然目前我們和老禿鷲在精確打擊能力上還有差距,但這隻是暫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