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接過電話,按下通話鍵,說道:“振華,是你啊。有什麼事嗎?”
電話那頭傳來王振華興奮的聲音:“張偉,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已經攻克了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所有核心技術難題。
頂多一個月,就能製造出一台純國產化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
怎麼樣,羨慕吧?”
張偉瞪大了眼睛,直呼:“不可能!振華,你就彆開玩笑了。
這才多久,你們怎麼可能攻克所有難題?
你知道這其中的難度嗎?
要攻克數控係統複雜性,需開發強大算法協調五軸運動,實時調整軌跡,避免控製延遲或誤差;
刀具路徑規劃,多軸聯動易導致刀具乾涉或碰撞,需借助cad軟件優化仿真路徑;
還有機床精度保持、精密機床結構、測量反饋技術等等,這些技術沒有個5——8年時間根本無法攻克。”
王振華笑著說道:“張偉,信不信由你。
我們真的做到了。
高顧問在背後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幫我們解決了大部分難題。
剩下的我們團隊一起努力,也都攻克了。
你就等著瞧吧,一個月後,我們的機床就會下線。”
張偉還是有些不敢相信,說道:“振華,你說的要是真的,那可真是太驚人了。
但我還是覺得有點難以置信。”
掛斷電話,張偉將西北區域機床的進度告知李建國。
李建國以及在場的機械廠領導立刻出聲反駁。
一位領導說道:“這肯定是他們在吹牛,高曉光一定是口號喊得震天響,實際研發進度估計與我們差不多,還停留在紙質階段。”
幾位材料、機械、數控等專家更是直言:“想要攻克這些技術,沒有個5——8年時間根本不行。
數控係統複雜性,要開發強大算法協調五軸運動,實時調整軌跡,避免控製延遲或誤差;
刀具路徑規劃,多軸聯動易導致刀具乾涉或碰撞,需借助cad軟件優化仿真路徑;
機床精度保持,長期運行中旋轉軸易磨損,需高剛性設計、先進製造工藝及定期校準維持穩定性;
精密機床結構,要求高度剛性和抗振性,確保重載加工不變形,涉及零部件精度和材料優化;
測量反饋技術,需高精度傳感器實時監測位置、力和速度參數,反饋數控係統以動態糾偏。這些哪一項是那麼容易解決的?”
就在大家激烈討論時,一道突兀的手機鈴聲響起。
李建國接通電話,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什麼?你再說一遍!”李建國對著電話大聲說道。
電話那頭傳來四九城組織的聲音:“李書記,西北區域第一台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樣機已經下線,通知你一起參加驗收工作。”
李建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呼:“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他們怎麼可能這麼快就造出樣機了?”
電話那頭的聲音嚴肅說道:“李書記,這是事實。
你儘快安排時間過來參加驗收。”
李建國緩緩掛斷電話,會議室裡頓時一片寂靜。
大家都看著李建國,似乎在等待他給出一個解釋。
李建國一臉震驚地說道:“西北區域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樣機真的下線了,四九城組織讓我們去參加驗收。”
眾人聽後,麵麵相覷,心中充滿了震驚和疑惑。他們怎麼也沒想到,西北區域的研發速度竟然如此之快,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一位專家打破了沉默,說道:“看來我們真的小看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