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你信誓旦旦主動請纓,讓朕將追擊剿滅伊斯蘭教殘餘的任務給你,結果你數次圍剿不成便罷了,還屢屢受挫,如今更是讓伊斯蘭教幾經輾轉跑到了非洲!”
“你還敢讓朕給你機會?!”
天武皇帝的憤怒,哪裡是一個小小的阿拉伯古來什部族族長蘇夫揚能夠承受的?
哪怕對方因為當年給大唐設立阿拉伯布政使,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從男爵提升到了伯爵,跨越了數個級彆。
但,一切的富貴在李承乾麵前,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罷了。
蘇夫揚渾身抖若篩糠,眼淚鼻涕混著,隻是狼狽的不停叩首。
而就在這時,一道身影出列。
“陛下,臣有本奏!”
李承乾看去,出列之人乃是一個新晉官員,曾經他最早發掘出來,並且讓其跟隨梁王李愔一起前往新羅的少年奇才,狄仁珪。
如今其弟狄仁權還在新羅道擔任釜山刺史。
可以說,算上而今擔任淮南道代理布政使,兼揚州刺史的狄仁傑,狄家絕對是近些年大唐朝堂冉冉升起的又一權貴家族。
狄仁珪是如今任職長安,擔任兵部侍郎,負責審查大唐海外駐軍的軍需後勤。
“啟稟陛下,而今我距完全占領阿拉伯半島已有三年餘,然伊斯蘭教之殘存餘孽,至今卻依舊未能根除,如今更是讓這些賊人抓住空子,勾結奴隸,企圖在我大唐各地掀起暴亂,此事恐非斬蘇夫揚一人可得其成效.......”
李承乾眯了眯眼,看著對方:“狄侍郎可是有妙計?”
狄仁珪低頭,躬身拜禮。
“妙計不敢言,但如若施行,至少如伊斯蘭教亦或歐羅巴之基督天主教派,將再無隱匿之機!”
他頓了頓,再次拜禮。
“臣請奏陛下,懇請陛下準許皇族親王或公主,前往非洲,或歐羅巴建立領土,封其外王,並......賜下火器!”
此話一出,瞬間朝堂嘩然。
“陛下,萬萬不可!此賊用心險惡,我大唐火器之利,天下皆知!若將此利器外流,天下將永無寧日啊!”
“陛下,切不可聽信此獠胡言亂語呐!”
就連刑部尚書李道宗,此刻都出列反對。
“陛下,火器不可外流,如若將此物流失至外邦蠻夷手中,我大唐百姓苦矣!”
李承乾沉吟,一隻手在龍椅的扶手上輕輕敲動,他在想其中的可行性。
其實,像是更加先進的天武一型步槍(莫辛納甘)外,如今大唐最早期的那些如並州火槍那種燧發槍,早就已經該被淘汰了。
能夠一直保存至此,都未曾流失到境外,也是因為乾樓這位錦衣衛頭子能力強悍。
錦衣衛近乎監察天下,讓那些歐羅巴的貴族,亦或者大唐其餘的敵人,皆沒有絲毫的機會。
隻不過,眼下大唐幾乎已經占領了整個亞洲,有已經經濟殖民了歐羅巴,奴隸貿易了非洲,還在發展南洋和澳洲。
血腥野蠻的奴隸貿易,不可避免的從規模的可怕程度,都超過了李承乾前世的那個西方資本原始積累的時期。
非洲的昆侖奴,天竺半島的戒日奴,甚至歐羅巴的色目奴,都是大唐需要的存在。
李承乾在思索其中的可行性。
若是將火槍流通出去,那必然首先要讓大唐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如今在臨西道,西海道,亦或者阿拉伯半島經營種植園、農場牧場的大唐國民進行裝備。
“好了!此事隨後再議!暫且將蘇夫揚關入天牢收押!”
朝堂之中,爭吵的聲音越來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