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半島自設立天竺布政使,至今已有十數年,然不論是遮婁其王國,亦或者如戒日這等苟延殘喘之國,雖為我大唐藩屬國,但終究與我等並非一心。”
“這些年遮婁其王室大量派遣留學生來我大唐,從我大唐學習技術,雖各項舉措妥帖恭順,但此事也絕非長久之計。”
“遮婁其王補羅稽舍二世年歲大了,身子每況愈下,其四位王子,四王子雖對我大唐心向往之,恭順斐然,但卻在其國內並無威望,亦非國主之才。至於其餘三位......”
象瑜說話頓了頓,冷笑一聲:“皆有反骨!”
話說到這個份上,在場即便一些剛才頭腦不清楚的親王公主,也紛紛意識到了是什麼事情。
然而,所有人卻是神色忐忑,目光猶豫。
“孤知道諸位長輩在擔心什麼,沒錯,父皇已經準許正式大規模分封皇室子孫,以外邦蠻夷之土,劃封國名。”
“之後父皇為下旨意,冊封皇室諸位親族後輩,李姓宗嗣為外王,劃給其或天竺半島,或非洲和歐羅巴之土。”
“另外.......孤準許爾等組建火槍隊!並且會準許爾等購買軍火。”
“什麼?!”
周王和徐康王兩人都是瞬間驚呼出聲,緊接著整個人臉上就不由得升起一抹激動的漲紅色。
“太子此言當真?當真能給我等售賣軍火?!”
象瑜笑了笑,點點頭:“亦如如今北境高陽皇姑所立大俄,每年按照禮製奉上稅金,遵行法度,並接受長安各項調度,不僅僅是諸位長輩,你們的子嗣亦可享此殊榮。”
魯王李元昌和荊王李元景兩人對視一眼。
如今他們自然也都各有子嗣,若是真的如太子所言這般,當今聖上分明就是想要借他們之手,為大唐將那些蠻夷之土控於手中。
大唐不需要乾彆的,隻需要維持好霸主的地位。
並且繼續卯足了勁的發展國力,至於他們這些人有沒有本事掌控當地,成為真正的實權地方“諸侯”,那就要看他們各自的本事了。
但是,他們會怕嗎?
這場在後世被命名為“大唐王權運動”的政治事件,在沉寂了半年,給一眾皇族成員們一定的準備時間後,終於是在天武八年即將落幕的時候,在一場大朝會上由李承乾這位皇帝正式下旨提出。
“朕之大唐,橫被八荒,疆域所極,東西萬餘裡。托華夏禮教之隆,文治武功之盛,寰宇萬邦始知棄茹毛飲血之俗,沐衣冠教化之風,習禮儀、通翰墨、究格致物理之術。他日火輪電軌之屬大興,溝洫漕渠之工遍野,則文明日盛,蓋肇於斯.......”
一長段朝會現場很多外族麵孔的官員,尚且都聽得有些雲裡霧裡的官話,此刻卻是讓朝中那些老臣和武將們,聽得津津有味,各自昂首挺胸。
李承乾目光掃過群臣,聲音威嚴繼續說道。
“今大唐生民逾五萬萬,四夷仰德,萬姓歸心,鹹以冠漢唐之號為榮,誠盛事也!然朕聞歐羅巴諸邦,若倫巴第、法蘭西者,雖奉表稱藩,稍習周禮,然德未洽於下,政多闕焉!彼小民依舊凋弊,其王公猶競豪奢,乏仁政濟困之誌,疏牧養安民之責。”
說到這裡,在場的如歐羅巴倫巴第王國、法蘭克王國、西哥特王國的使臣,都是瞬間麵色一變。
他們儘管也才學習唐話沒幾年,但很多用詞的好壞,卻已經能夠分辨出來了。
僅僅是聽李承乾說了這麼幾句,就已然感受到一股空前的壓力,隻覺得今日怕是要遭逢大難。
果然。
隨後。
李承乾在鋪墊了這麼久,說了這麼多大唐有多牛逼,西方蠻夷有多落後,當大唐的百姓有多幸福,在西方蠻夷之王的治理下生活的西方之民有多麼痛苦之後。
直接圖窮匕見。
“如此,曷足以守其土,君其民耶?天家枝葉繁衍,宗室諸子,皆懷仁恕兼濟之心,稟上國教化之德。今蠻首失道,宜削其王爵,廢其僭號。當遣朕之胤胄,分鎮彼邑,立為藩屏,更易其鼎,弘敷華夏之禮,綏輯遠荒之民。”
法蘭克、西哥特、倫巴第各國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