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往季漢那邊運輸物資的商船。”跟隨孫登回來的顧譚看了眼渡口,隨口解釋道。
“這麼多?”
“不多。”
“今天也就三十來艘船,上個月月底運輸的那批更多,差不多兩百來艘。”
“運輸的都是些什麼貨物?”
“主要是紡織品,陶土以及竹木之類的東西。”
“陶土也要買?”孫登有些懵,“我記得季漢那邊也有產吧?”
“不知道。”
“反正他們買的挺多的。”
買很多?
難不成是錢多燒得慌?
這怎麼可能!
有些想不明白的孫登對一旁的顧譚吩咐道:“整理一份清單送上來。”
“好。”
半天後,顧譚將清單整理好送了上來。
“諸葛亮瘋了?”
這是孫登看完手中清單後第一時間想到的,
沒辦法,
季漢那邊實在是太瘋狂了。
除了糧食以及鐵器等少數受到管製的東西外,對方幾乎購買一切。
大有你敢賣我就敢買的氣勢!
不過這對於魏國來說是一件大好事,不僅獲得了季漢那邊的大量財富,還解決了一大堆人的工作問題。
“今年上半年我們從季漢那邊賺了多少?”
“這個不好統計。”
顧譚解釋說道:“季漢那邊不認可我們的錢幣,我們這邊也沒辦法使用他們的五銖錢,所以都是以物換物的方式。”
“嗯?”
孫登皺了皺眉:“他們的貨物運過來不是先換成大泉五百再采購我們的東西嗎?”
“不是。”
“除了少部分物資外,絕大部分東西都是以物換物的方式。”
“那我們豈不是少收了很多稅?”
吳國這邊除了正常的田租,算賦,更賦外還有很多針對商賈貿易的稅,比如算緡,算貲。
以前用大泉五百做交易的時候還好,可這要是用以物換物的方式,那稅收將會變得非常麻煩。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人家賣了多少錢,賺了或者賠了多少!
“沒辦法。”
“目前的大泉五百還不是很受百姓信任。”
顧譚說的有道理,但孫登覺得問題的症結不在這裡,真正的原因是這些商賈想要用這樣的方式逃稅。
沉默片刻後,孫登突然開口道:“子默,你覺得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學季漢那邊調整一下稅賦問題?”
諸葛亮新改的稅製被人戲稱為山大王式的劫富濟貧。
但毫無疑問是成功的。
根據他們這邊的不完全統計,光是傳統的田賦就比以前增加了兩倍,更彆說其他的了。
之所以沒有出現什麼太大的變化,是因為諸葛亮把收稅門檻提高了,很多普通百姓根本沒資格交。
如果他們這邊能夠做到,哪怕隻能夠做到季漢那邊的一半也能夠給整個吳國朝廷帶來海量的收入。
“我們做不到。”顧譚回答的很是乾脆。
季漢那邊的稅製改革為什麼能夠成功?
第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諸葛亮牢牢掌控著蜀漢大權,在民間的聲望更是無人能及。
可以說整個季漢都是他的一言堂,沒有任何一個人敢站出來和他作對。
喜歡三國:我成了蜀漢丞相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成了蜀漢丞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