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開什麼玩笑?”
“整個吳國有多少繡娘,季漢還能夠全給招了過去?”
不等孫登開口,顧譚就狠狠訓斥了一句。
江東地區自漢初起就是重要的絲綢產地,民間從事養蠶、繅絲、織布的工匠數不勝數。
就算季漢那邊每個人穿十件衣裳,也絕對用不完這麼多繡娘。
“大人有所不知,民間從業者雖然眾多,但真正技術精良的就那麼幾個。”
“……”
整個吳國靠這行生活的人確實很多,但絕大部分人都是底層百姓,真正接觸絲綢製品的機會很少。
沒有足夠的作品練手,這技藝又怎麼可能精湛呢?
“那就從織室那邊調。”
“無論如何,一定要保證足夠的產品供應。”
“……”
既然從民間招不到足夠的人手,那就從官府的織室裡麵抽調。
季漢最為依賴的趙夫人和潘淑姐妹不都是從吳國織室出來的嗎?
對方幾個人就能夠攪動這麼大的風雲,沒道理他們這邊這麼多人不行。
“殿下放心,小人一定竭儘全力……絕對不會耽誤殿下的大事。”
之後孫登又視察了其他幾個工坊,發現大家麵臨的情況都差不多。
普通的工人足夠,但真正有技術有經驗的大師傅很少。
“不行,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了。”
回到太子府的孫登抱怨道:“如果讓季漢那邊把我們的人才一一挖走,那我們將麵臨技術斷層的風險。”
“我們可以在邊境設卡攔截,但估計作用不大。”顧譚無奈道,“真想要留住人才還得提高待遇,做足保障。”
為什麼這麼多人往季漢那邊跑?還不是那邊給的待遇足夠豐厚。
像一名經驗豐富的繡娘,在他們這裡一個月也就賺個幾百錢,但到了季漢那邊一個月輕輕鬆鬆能夠賺到兩千錢左右。
這是一個十分瘋狂的數字,足以摧毀任何的艱難險阻!
孫登沉吟片刻後,說道:“聯絡一下那些商賈,世家,孤要和他們談談……讓他們提高待遇。”
“我一會兒就去安排。”
話是這樣說,但顧譚並不怎麼看好。
季漢那邊為什麼敢這樣玩,是因為他們賣出去的東西價值足夠高,哪怕工錢給的再高也有人買單。
可他們不行。
他們賣的絕大部分都是基礎物品,利潤並不高。
而且這些世家大族以及商賈都是吃慣了的,想要從他們手裡摳點肉,比殺了他們還要難。
事實也正是如此。
經過孫登的一番交涉,這些人都答應了要提高待遇。
但基本沒有一個落實的。
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更讓孫登難受的是他的衣裳以及各種胭脂水粉賣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