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匠苦笑著搖了搖頭,拿起一個精密的零件,遞到曹操麵前。
“主公請看。此物非同以往的床弩、投石車。那些器械,我等隻需觀其形,究其理,便能仿製個七七八八。可這火炮、步槍……其核心皆是由精鋼一體鑄成,其內壁之光滑,部件之契合,精度之高超,簡直……簡直非人力所能及!”
另一名工匠也附和道:“是啊主公,不說彆的,光是這炮管所用的鋼鐵,就遠非我等所能冶煉。我等用最好的百煉鋼,也遠不及它的堅韌與純粹。強行仿製,隻怕發不出一炮,便會自行炸膛,徒傷性命啊。”
聽著工匠們的解釋,曹操心中最後一絲僥幸也隨之破滅。
他長長地歎了口氣,揮了揮手。
“既然火炮、步槍無法仿製,那彈藥呢?”他抱著最後的希望問道,“那些子彈、炮彈,總能造出來吧?”
眾工匠聞言,臉上的苦笑更甚。
還是那名老工匠,從懷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枚黃澄澄的子彈,托在掌心。
“主公,您看此物。”他說道,“若不論其威力,單說這外形,稱之為一件精美的工藝品亦不為過。它通體圓潤光滑,大小、重量分毫不差。以我這雙老手,窮儘畢生技藝,或許能費上幾天功夫打磨出一枚。可要讓所有子彈都一模一樣,否則便無法裝填入槍膛……恕老朽直言,這絕無可能!”
老工匠頓了頓,繼續道:“更何況,其內部填充的火藥,更是關鍵中的關鍵。我等剖開研究,發現其顆粒均勻,色澤統一,絕非尋常的硝石、硫磺混合而成。若是沒有那精準的配比秘方,就算形有了,也斷然沒有其神。強行填充,恐怕連百步之外的木靶都無法擊穿。”
聽到這裡,曹操沉默了。
其實這個結果,他心中早有預感,隻是不願承認罷了。
曹操擺了擺手,示意工匠們都先下去休息。
空曠的工坊裡,隻剩下曹操與郭嘉二人。
曹操拿起那枚冰冷的子彈,放在眼前仔細端詳,口中喃喃自語。
“劉軒……劉軒……你究竟是如何將這些東西造出來的?”
“難不成,此人當真是天上的神仙轉世下凡不成?否則,又怎會擁有此等鬼神莫測之能?真是……令人難以理解。”
曹操的聲音裡,有困惑,有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種麵對無法逾越的技術鴻溝時,發自內心的無力感。
看著曹操此刻的神情,一直靜立在旁的郭嘉緩緩開口,聲音清醒而銳利。
“主公,事已至此,糾結於此物如何得來已是無用。當務之急,是想好應對之策。以嘉之見,離劉軒大軍南下,恐怕時日無多了。”
郭嘉的話如同一盆冷水,瞬間澆醒了沉思中的曹操。
是啊,敵人不會因為你的困惑而停下腳步。
曹操眼中的迷茫一掃而空,取而而代之的是梟雄的決斷與狠厲。
他將子彈緊緊攥在手心,沉聲道:“奉孝說的是!無論如何,既然我等僥幸得到了這批神兵,就必須讓它們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這時曹操站起身,在工坊中來回踱步,很快便有了決斷。
“傳我將令!將這批軍械分出一半,立刻送往陽夏與長平!命李典、樂進二人,憑借此等利器,在城頭嚴防死守,定要讓劉軒的先頭部隊,嘗嘗他自己兵器的厲害!”
然而,聽到這個部署,郭嘉卻輕輕搖了搖頭,上前一步,低聲道:“主公,此舉……恐有不妥。”
曹操腳步一頓,轉過身來,有些意外地看著自己最信賴的謀主:“哦?奉孝有何高見?”
郭嘉的眼神在昏暗的工坊中顯得格外明亮,一針見血地說道:“主公,此物乃天賜之利,其珍貴之處,不僅在於威力,更在於其‘獨一無二’與‘無法仿製’。我等所得數量有限,用一發則少一發,用一件則少一件,終有用儘之時。”
郭嘉頓了頓,繼續深入剖析道:“若將此物用於守城,固然能解一時之圍,殺傷敵軍。但如此一來,我等便將最大的底牌,暴露在了劉軒麵前。劉軒知曉我等亦有此利器,必會加倍防範,甚至會針對性地研究克製之法。到那時,這批神兵的威懾力便會大打折扣。以我等有限之數,去消耗劉軒無窮之備,無異於以卵擊石,得不償失啊。”
“此物,不應用在守,而應用在攻。不應用在明,而應用在暗。當如淬毒之匕首,藏於袖中,待到最關鍵之時,於敵人最意想不到之處,給予其致命一擊!方能發揮出它的‘奇效’!”
聽完郭嘉的這番話,曹操恍然大悟,猶如醍醐灌頂。
曹操緩緩點頭,緊鎖的眉頭也舒展開來。
是啊,自己剛才隻想著如何抵禦眼前的威脅,卻忽略了這批武器最大的戰略價值——出其不意!
將它們分散到前線據點,固然能增強防禦,但也隻是將一把絕世神兵拆成了十幾把普通的寶劍來用。
唯有將其攥在手中,作為一個整體,才能在最合適的時機,撬動整個戰局!
“奉孝之言,深得我心。”曹操由衷地讚歎道,看向郭嘉的眼神充滿了欣賞,“是本公……著相了。”
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荊州,襄陽。
劉表後院之中,同樣擺放著數十口一模一樣的鐵箱。
荊州牧劉表正滿臉驚奇地撫摸著一支步槍,在他身邊,身材高大的劉備則神情複雜地向他解釋著。
“大人,此物……便是那劉軒橫行天下的依仗!劉軒軍中,便是手持此物,於百步之外取人性命,堅甲利兵,在其麵前如同紙糊一般!此乃真正的神器啊!”
劉備的話語中,既有對這武器威力的驚歎,也帶著一絲戰敗於其下的不甘。
劉表聽得是心驚肉跳,再看手中這冰冷的鐵器時,眼神已然大不相同。
他從驚奇,到震撼,最後化為了抑製不住的狂喜。
劉表轉頭看向一旁前來送信的交州使者劉巴,激動地說道:“子初先生,此番大禮,劉某銘記於心!還請先生代為轉告士使君,今日之恩,劉表必不忘!日後但有所求,荊州上下,定然有求必應!”
喜歡三國:以大漢之名,鎮全球請大家收藏:()三國:以大漢之名,鎮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