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流宇宙猜想有兩種。
第一種是在1915年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通過《廣義相對論》提出的《多維宇宙說》
宇宙有多個緯度,我們生活在長寬高三維空間,外加時間就是四維時空,其他緯度我們感知不到,但卻真實存在。
後來的物理學家又通過《理論》,也就是著名的《超弦理論》推測,宇宙共有十一個緯度。
可以將空間看做一張薄膜,不同膜之間就是不同的緯度,而物質是膜上不同振動頻率的弦構成。
弦又分為兩類,‘開弦’和‘閉弦’,開弦就像首尾不相連的橡皮筋,閉弦就像首尾相連,無端點的弦,目前在物理學界除了引力子外,其他所有基本粒子都是由開弦組成。
第二種是1950年由休·埃弗雷特通過《量子力學》提出的《多元宇宙理論》
因為量子力學有一個不確定性,就是量子的不確定性,我們每次觀察量子時,它的狀態都是不相同。
又因所有物質都是由量子構成,因此,在我們生活的宇宙之外,還有數量龐多的相似宇宙,它們的形成是由初始宇宙所分裂而來。
多元宇宙說也指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一次的選擇,都會分裂出不同結果的相似世界。
就如身處十字路口,不管你最終選擇什麼方向,其他結果照樣會在平行世界出現。
當然,平行世界間的時間線是同一條,就如疾馳而過的兩輛列車,它們互不影響,但卻真實存在。
“宇宙猜想?”錢老停頓了一會,很是認真的說“對於兩大主流,我都不太認同。”
“那你的看法呢?”
葉易疑問,他本以為錢老是在主流基礎上添磚加瓦,未曾想,竟有新的思路方向。
“這個問題我思考了近二十年,這些年中,我將之補充、整理、歸納,形成了一套新的理論體係,我將之命名為《細胞宇宙說》。”
“我認為宇宙是一個形如煎蛋一樣的大尺度結構,其有邊界存在,宇宙之外還有其他宇宙,它們如人體細胞一樣,獨立處在身體的不同位置。”
提及未知,錢老渾濁的眼中浮現出許許亮光。
這是其一輩子都在從事努力的方向,縱使居於陋室,也不曾有半點懈怠,朝出晚歸,腦海中裝的都是整個宇宙。
“不同宇宙間,所遵循的空間性質是否相同?”
葉易思索了片刻,道。
“大體相同,隻有些許細微差異。”錢老起身回答,說“但是它們所處的時間線都是一致的,在其他宇宙同樣有四大基本力存在。”
“為何會有這種推測?”
葉易順手搬過一個木凳,坐在錢老麵前,皺眉道。
按照其的觀點,如果真的有其他宇宙存在,那麼其空間性質,也就是宇宙學常量、物理定律等都不相同。
甚至其內就如永恒真界一樣,一些現象運用物理學知識根本就無法解釋,其核心原因就是物理規則隻是構成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如純物理宇宙一樣是全部。
錢老反問“你覺得宇宙都是由什麼組成?”
“普通物質、暗物質、暗能量和其他成分。”他很肯定的道。
隨之他又愣了一下,錢老既然這樣提問,那麼主流答案肯定有問題。
果然,錢老繼續反問“普通物質我們可以看到,其他成分也可以通過實驗觀測,暗物質也基本上被證實了。
“那麼隻有暗能量還完全處於假想當中,人類未有絲毫關於它的線索,你認為它真實存在嗎?”
葉易揉了揉頭發,思索良久,不解道“如果不引入暗能量,那麼怎麼解釋宇宙的持續且加速膨脹?”
早在1929年,天文學家愛德溫·哈勃就發現了星係紅移現象,從而推斷出宇宙膨脹,後來科學家為了解釋這一現象,從而引入了一種隻產生負壓強的暗能量。
也是它在促使著物質間相互靠近,從而使宇宙處於不停運動當中,這個觀點也被科學界大部分人所認同。
錢老語出驚人,“如果我說從來就不存在暗能量,你信嗎?”
“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