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雪寧暗暗道,應該是澆灌了靈泉水的原因,種杜青花的山上也長了那麼多雞樅菌,每天都能采摘那麼多,要是哪天長得少了,再澆灌一些靈泉水馬上又能長。
張婆婆笑道“自從寧寧包山之後,我們這邊感覺植物都多了。”
姥姥道“有專人管理,肯定不一樣了。”
……
沒多久沈奶奶聽到了消息,她立馬提著籃子來到了山上“沒想到這山上長這麼多油菇。”
幾人回頭看了看沈奶奶,對她揚起微笑。
姥姥接話道“我也很意外。”
沈奶奶找了一個位置,蹲下來采摘油菇“這油菇好吃,但隻能是野生的,是有錢都買不到的美味。”
沈寶宏返回來,把大籃子放地上一放“可不是,千金難求。”
沈雪寧道“正好啊,我們這邊多推出一些新鮮好東西,更能吸引遊客過來旅遊不是?”
張婆婆這些人都是受益人,非常支持沈雪寧的主張“對啊對啊,那這油菇你準備賣嗎?應該會有很多人喜歡。”
沈雪寧道“賣啊,一部分放到食堂賣,一部分放到火鍋店賣。”
張婆婆點點頭,讚同地道“也是,你有店鋪,而且生意好,一點兒不愁賣。”
姥姥問張婆婆她們“你們去過火鍋店吃飯沒?”
張婆婆笑著搖搖頭“我們老了,去那裡吃什麼?在家裡吃就挺好。”
沈雪寧聽著,便道“晚上我請你們去吃火鍋吧?就當是犒勞你們幫忙了,怎麼樣?”
三位婆婆互相看了一眼,有些不好意思“這、這不太好吧?”
沈奶奶道“寧寧都開口了,就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晚上去吃,去嘗嘗鮮,很好吃的,保證不會讓你們後悔。”
幾位婆婆糾結了一下,最後還是答應了“那寧寧就破費了。”
沈雪寧很多大方的“沒事,到時候隨便吃。”
……
花了兩天時間才把油菇給全部摘了,幾個人累得腰都直不起了。
從第三天開始,正式開始采摘茶籽,正好那邊的梨果仙人掌采摘完了,沒有後顧之憂了。
剛剛開始采摘,張倩雯就給沈雪寧電話了,問沈雪寧茶油賣不賣。
現在市麵上的茶油賣一百多塊錢一斤,張倩雯表示可以按照市場價來買,但沈雪寧還是拒絕了她,原因是自己要用,不僅如此,她還準備去周邊的村子收購茶籽。
他們這邊靠近山區的村子,村民多半有去山裡采摘茶籽的習慣,其實很多人不會賣,也就是碰碰運氣。
張倩雯挺失落的,但沈雪寧自己有用,她也不能強迫沈雪寧賣。
雖然不賣,但沈雪寧還是允諾會給她送一些茶油,讓她留著自己吃,這麼一說,張倩雯又開心了。
不隻是張倩雯,很多人都來詢問沈雪寧賣不賣茶油,沈雪寧都是統一的說辭,一個都不賣。
茶籽摘下來之後,沈雪寧讓人運送到工廠裡的空地上晾曬,需要把茶籽晾曬到能搖得響之後再剝殼。
是的,茶籽跟核桃一樣,需要把外麵那層青皮剝掉才是裡麵的果子。
而果子曬乾之後才能用來榨油。
想把茶籽榨成茶油,其中的工序還是蠻多的,尤其是剝殼這一步,最耗費時間。
沈寶宏忽然開口“雪寧,我有個提議。”
沈雪寧好奇問“什麼提議?”
沈寶宏道“能不能買一個剝殼機,我們這麼多茶籽,隻是靠人工來剝殼,不知道剝到猴年馬月去。”
沈雪寧認真地思考了一下沈寶宏的提議“你說的是,我看看市場上有沒有這樣的剝殼機。”
隨後沈雪寧就拿出手機搜索了起來。
這一搜,也的確有結果,有這樣的剝殼機,幾千塊一台,不僅可以用來剝茶籽,還可以剝蓮子、榛子、瓜子、花生這些,多功能的。
沈雪寧仔細了解了一下,然後下單了一台,等兩天就能送來了“買了。”
沈寶宏詫異“這麼迅速。”
沈雪寧收起手機,繼續忙碌“在之前的工廠下的訂單,自然快了。”
沈寶宏道“你付尾款爽快,他們乾活兒也爽快,挺好的。”
……
幾天過去,豬棚修建好了,沈雪寧驗收了,然後準備招工了。
一聽沈雪寧這裡招工,好多人來應聘。
這天上午,工廠門口,烏泱泱站著一百多號人,不僅有中年人,還有年輕人,養豬的活兒怎麼會有年輕人來乾呢,這讓大家的目光頻頻落向他們,相當新奇。
一位大嬸兒忍不住問了“年輕人,你們知道這是找跑山豬飼養員嗎?”
二十多歲、長得還不錯的鄭文道“我們知道啊。”
大嬸兒也沒有惡意,單純地道“你們年輕人應該去城裡打拚,怎麼跟我們這樣的人爭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