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溫柔地灑落在四合院的青瓦上,李春花細心地為即將出門的明明整理著衣領。
明明正處於高三這一人生的重要轉折點,每一步都顯得格外關鍵。
李春花的眼神中充滿了深深的關切,她深知這一年對於明明來說意味著什麼。
林文鏡和方如夫婦因為工作的繁忙無法時刻陪伴在明明身邊,但李春花一直是明明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從蹣跚學步到如今即將邁入高考的考場,每一個重要的時刻都有她的身影。
兩人緩緩走出大院門口,迎麵而來的是幾位大媽溫暖的笑容。
儘管歲月在她們的額頭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但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卻絲毫未減。
大媽們依舊喜歡聚集在這裡,或閒聊家常,或分享著彼此的小樂趣,這已經成為了四合院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明明啊,好好考試,奶奶們在家等你凱旋!”
一大媽親切地招呼著,眼神中滿是鼓勵。
明明笑著點頭。
大媽們看著一米八的個子,長相英俊,越發懂事,氣質也越來越好的明明,心裡感慨。
李大媽家的第三代,同樣優秀不已。
此時,李春花正和幾位大媽們在大院門口嘮著家常。
突然,從遠處走來一對年輕的農村夫妻,衣著樸素,男人低著頭,手裡拿著一個小編織袋,女人則是四處張望,一臉高興。
大媽們見狀,紛紛投去好奇的目光,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
“這對夫妻是誰啊?你們見過嗎?不會是院子哪家的親戚吧?”
話語中透露出幾分探究。
賈張氏也忍不住多看了幾眼,眼中的嫌棄之情難以掩飾。
她微微側頭,用一種陰陽怪氣的語調對李春花說道。
“李大媽,這不會又是你鄉下的哪些朋友吧?我說你啊,怎麼老是把那些泥腿子帶到院子裡來?你自己喜歡和泥土打交道也就罷了,可也要看看我們這些鄰居喜不喜歡啊。”
李春花火力全開,看著賈張氏哼了一聲。
“賈大媽,泥腿子招你惹你了,你以為你是哪些金貴人物?還看不起人。你年輕的時候,可是連農村人都不如呢,有什麼資格在這裡指手畫腳。”
李春花罵完賈張氏,再看著那對年輕夫妻,越看越熟悉。
那不是棒梗嗎?
上輩子,棒梗也是插隊回城,還帶了個鄉下的妻子。
那時候,賈張氏可是氣個半死。
李春花幸災樂禍地看著越來越近的棒梗夫妻,大聲喊道。
“棒梗,你這是帶妻子回城啦?”
聽到李春花的喊聲,四周瞬間變得異常安靜,連空氣都凝固了。
大媽們麵麵相覷,滿是不可思議。
棒梗回來了?
還帶了個農村的妻子回來?
賈張氏的臉色蒼白如紙,眼睛睜得圓圓的,充滿了震驚和憤怒。
她幾乎是用儘全身力氣,大跑著衝向棒梗。
當她終於跑到棒梗麵前,一把抓住棒梗的手臂,那力度大得讓棒梗吃痛不已。
賈張氏心疼地看著孫子,眼中滿是憐惜。
孫子下鄉幾年,怎麼過的那麼慘,怎麼變成這樣了?
像個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