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張明爸爸非常清楚孩子想要轉學的念頭,可他不能不為孩子未來考慮。
他也看出來了,花朵幼兒園確實和其他幼兒園不一樣,他們是真的把孩子放在心上。
可上學不能隻是為了好玩,也不能隻是為了和諧相處。
也要為了其他方麵考慮。
畢竟現在所有的學校整個社會都考慮成績,如果我們不考慮,那麼隻能被排在沙灘上,甚至是被淘汰。
難道做父母的就不想讓孩子輕輕鬆鬆上學嗎?就不想讓孩子在享受生活的狀態下去完成自己的學業嗎?
可是這件事不是我們想象就能做到的,很多人都做不到,很多人都在忍受。
哪怕看著有這麼好的學校也不能去,因為家長擔不起這個責任。
“好啦好啦,我知道大家有很多的疑問。”
在張敏爸爸還在猶豫思考的過程當中,就聽到節目中歐燦偉大家解釋道。
“我知道大家對我們學校的教育方法有非常多的疑問,甚至是質疑和不滿。”
但是我想說的人為什麼要接受教育?我們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我們想讓孩子達到什麼樣的標準才是最好的?
“其實我覺得孩子按照個性化發展沒有什麼不好,就像以前我們需要建設,所以是另一種教育方法,而現在我們不隻是需要建設我們需要的人才很多,各行各業各種各樣。“
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最後出來的就是類似於商品,而我們想要的就是祖國的未來,華夏的未來。
“包括玩遊戲我之前也說過,隻要遊戲玩的好也一樣可以重能重複,我們也說過一定要多給孩子一種選擇,這樣在他人生的道路上,才會多一種選擇多一條路。“
“我們最大限度的給他們創造各種道路,讓孩子們最大限度的能在這些道路上走得平穩。“
難道這樣培養出來的就不是人才嗎?還是說必須在考試都在滿分,高考的時候都在700分以上,那才是優質的學員才是華沙之棟梁。
那麼學習不好的孩子們呢,難道就不能有其他的發展道路了嗎?
“就算畢業之後賣炒飯,隻要他炒的乾淨,他做的美味,他回頭客越來越多,他把自己的事業越做越強,難道這樣就不叫成功嗎?“
“有多少人站在十字塔尖尖上。也有多少人默默無聞平庸至極。“
難道說站在下麵的人就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嗎?
不是吧,不可能吧?
歐燦的話像一針強心劑一樣。
像降龍十八掌一樣。
打通了在場所有人的任督二脈。
確實是這樣,普通人太多,優秀的永遠都是金字塔尖上的那幾個難道說除了站在金字塔尖上,其他人就不配活著嗎?
難道說在其他地方工作生活的人學習沒有那麼優秀的人,就不應該享受生活,就不應該換一種活法嗎?
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都說360行行行出狀元,隻要是靠雙手賺錢。
沒有什麼丟人的。
就是因為知道很多孩子達不到最頂尖的狀態。
所以要創造各種各樣的路,讓他們去嘗試。
“我們的孩子們不是批量生產的玩具,也不是工具,我們就應該根據他們的性格,他們的能力,去定製屬於他們的最優質的道路。”
歐燦的話讓大家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現在學習確實是這樣,我們如果隻悶頭讓孩子通過考試來證明自己的話。
那完全是在給他們選擇了一條很難走的路。
尤其是在小學,一定要讓他們多加嘗試。
董局長一直在關注這套節目。
聽到歐燦針對孩子玩遊戲,並沒有做出訓斥的舉動,老師也陪著孩子們玩。
通過和小孩子比賽讓他們心服口服。
最後再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去,最後孩子們才更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