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少,可夠糊口?”
“回皇爺,小的夫妻二人倒是夠花。就是還養了三個半大小子,所以日子緊巴了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你今年多大了?剛才劉全說你做火銃快三十年了?”
“小的今年四十六了,十五歲那年便在王恭廠當學徒做鳥銃,今年已是三十一年了。”
“王恭廠爆炸時你在何處?”
“回皇爺,那一日小的不當班,是以僥幸躲過了。”
“朕看了兵仗局的眾多火銃,隻相中了魯密銃,但是朕覺得現在的魯密銃槍管太長,管壁也薄,劉全拿把魯密銃過來。”
劉全將一把魯密銃呈在郭可陽座位前的桌子上,郭可陽招呼眾人上前,“朕想讓你們以魯密銃為參考,造一把新式火銃,銃管長三尺二寸,全銃長四尺五寸,全銃重八斤,銃管口徑大小能裝七錢重的鉛彈。可能做到?”
一米長的槍管,約一點四四米的槍身,八明斤就是後世的九斤重,再加上26克左右的鉛彈,這些數據是郭可陽綜合後世英國褐貝斯燧發槍和普魯士波茲坦燧發槍的數據提出來的。這些也是經過大量實戰檢驗的、最優化的燧發槍數據。
王三甲想了一下說道“按照皇爺要求的話,這樣銃管壁做的就比現在的魯密銃厚了許多,稟皇爺知道,把銃管壁做厚比做薄要容易得多,肯定能做出來。”
“我看你們在作坊裡都是用三段紅鐵拚接做銃管,這樣不怕漏氣或爆裂嗎?能不能將朕要求的銃管一體做出來,不要拚接?”
“回皇爺,確有一種一體做出銃管的辦法,就是在一根四尺餘長的鋼芯上先裹以三尺的紅鐵,第一層鐵包好以後,再在外層裹上一層更長些的紅鐵,使外層全部包住裡層,這樣就做出了雙層複合的一體銃管。”
“隻是此法有一缺憾,就是銃管不能做的太長,皇爺要求的三尺二寸長銃管差不多就是此法的極限了。”
“甚好,就按照此法做。”郭可陽欣喜道。明末的鳥銃做法陷入了又細又長的怪圈,當時的人不懂彈道學,以為做長了才能打的遠打的準。但是過細則無法使用大裝藥和大彈丸,過長則彈體在銃管中運動時耗損了過多能量,是以鳥銃的威力大減,破甲成為了奢談。
“另外朕還想在此銃的前段裝上刺刀。你們要預留出裝刺刀的卡孔。”說完郭可陽在一張宣紙上畫出了一個一尺餘長的三棱刺的圖形。
“這個叫做三棱刺。就是個截麵三角形的一尺三寸長鋼錐,朕會安排刀劍作坊打造此物。你們看,這三棱刺底端有一套環和握柄,使用時將套環套在銃管上,握柄上會預留兩個孔,到時便用鐵插銷通過這兩個空洞將其和銃管固定在一起。”
王三甲等匠頭圍著三棱刺圖紙看了一會兒,表示沒什麼難度。
接著郭可陽又在宣紙上畫出了一個後世步槍木質槍托的圖形,要求按照此圖形製作銃托。
至此整個新式火銃的“設計會”便開完了。郭可陽將其命名為“神武元年式步兵火槍”,簡稱為“神武元年式步槍”。
“多久能做出樣品來?”郭可陽急切的問道,表情像極了後世下過訂單後的甲方。
“小的們晝夜輪換,約二十日可呈送給皇爺。”王三甲想了下說道。
“好,先做十支樣品。劉全,做好之後立刻稟報給朕。現在的鳥銃全部停工不必做了,可讓這些工匠在停工期間先打造一批三棱刺出來,要用好鋼。”郭可陽轉頭對劉全說道。
“還有,兵仗局和安民廠要全力支持王師傅打造此槍,要用最好的鐵料。另外朕聽說北方造鳥銃易炸裂,南方鳥銃卻少有此事,主要是因為南方煉鐵用木炭,北方煉鐵用煤炭所致。以後打造槍管時一律用木炭不許用煤,鐵料全部選用最好的南方鐵料。”
“打造新槍一事你們都要聽王師傅的,有什麼需要就找王承恩。朕自會幫你等解決。”王德章和劉全連忙稱是。
王三甲聽到皇帝居然稱自己“王師傅”,激動的眼睛都紅了,跪下來連連磕頭道不敢。
“另外,提升王三甲為安民廠副管事,職位在監廠太監之下,月俸漲到十兩每月。其他四個匠頭都漲到八兩,下麵的所有工匠也都月俸漲一倍。錢就從內帑裡出。額,王德章、劉全你倆月俸也漲一倍,要安心做事。”
考慮到隻給下屬漲工資不給王德章和劉全這倆領導漲工資,這倆貨會心裡鬨意見,郭可陽便讓這倆也跟著占了便宜。
這下安民廠大堂裡立時跪了一片,群情亢奮,山呼萬歲。尤其是王三甲激動的淚流滿麵,要知道皇帝給他漲完工資他的年收入已經超過了知縣的年合法收入,在大明朝年入百兩已是妥妥的富裕階層了。崇禎年間正陽門外一處五間房的小四合院也才三十多兩。
“老天爺開眼,居然讓皇帝看上了咱。好好乾,明年能從那個大雜院裡搬出去了。”王三甲一邊磕頭,心裡一邊盤算道。
喜歡大明朕有近衛師,五年必平遼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朕有近衛師,五年必平遼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