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之前聽黃立極等人說過,天啟七年初,天啟皇帝念及袁可立在登萊抗擊後金的功勳,特授兵部尚書,後以三殿告成累加太子太保,袁可立均是“懇辭不受”。
這次征召袁可立來朝處理逆案,他肯來京師,就已經是很給麵子了。
“不知陛下所言何事?”袁可立奇怪道。
“處理完逆案後,朕想請袁先生總督登萊、東江軍務,助朕滅除建奴這個心腹大患。”郭可陽盯著袁可立的眼睛說道。
果然,老頭子一聽此言,眼睛中立馬煥發出光彩,乾枯的臉頰也有了紅潤。畢竟在他巡撫登萊期間,數次大破建奴、收複遼南,乃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榮耀,而他離職後遼南得而複失,又成為其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儒家有“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袁可立一生宦海沉浮,對於做官或許並無什麼執念了。但是做為一個儒家士大夫,說對這“三不朽”也無感,那肯定是假的。
皇帝的一句話,便點燃了袁可立心中早已熄滅的激情之火。老頭子心潮澎湃,又想到了當年在遼東金戈鐵馬的歲月。
“臣已老朽,早就看破生死。如果說死前有什麼遺憾,那便是遼東未平了。陛下知我!”袁可立有些激動的說道。
“朕亦是特彆佩服老先生在遼東立下的功勳。此次征召先生為刑部尚書,一是想用先生審案之能,早日將逆案了結,以安群臣之心;二是希望老先生,借清理逆案之機,將登萊地方腐敗無能的官員全都清除掉,為下步朕對遼南用兵做準備。”
“臣想請陛下為審理逆案定下一個準繩。”
“朕就實話對先生說了吧!朕並不想將逆案株連太廣。彼時魏忠賢勢大,有些許官員對其阿諛攀附,也是人之常情。譬如為魏忠賢建生祠者,朕之前就在朝會上說過,除首倡者,皆可寬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隻要沒有與魏忠賢勾結,或者借其權勢為禍亂政者,皆可以不算在逆案之中。但是對登萊之地的官員要從嚴。其中輕重,老先生自己把握。”
“臣明白了。”能做官到如此高位,袁可立絕不是個迂腐執拗的人。皇帝的意思他自然明白,還是要以穩定當下朝局為主,不能搞得人心惶惶。
“朕希望在神武元年正月之前結案,袁先生覺得如何?”
“新朝自當有新氣象!天啟朝的事,就在天啟七年了結完,自是最好不過了。”
“好,那便如此定了。結案之後,先生也可早去登萊。”
“臣剛到京師,便聽說陛下出城,在西山礦工中募兵,還要在釣魚台練兵?”
“嗬嗬,正是要為遼南之事做準備。京營已是羸弱不堪,朕隻得另起爐灶。”
“臣在登萊時,對練兵頗有心得,或可以助陛下。”
“朕的練兵之法,與以往頗有不同,練成後一定請先生指正。日後還要向先生請教建奴的作戰之法,好做應對。”
“臣期盼能為陛下儘綿薄之力。另外,昨日朝中大臣對陛下募兵練兵之事頗有議論。臣覺得陛下可以置之不理。”
“國家承平日久,朝臣除少數在關寧和登萊待過的,多未經過戰事。臣以為當下建奴勢大難製之時,皇帝熱衷武事並不一定就是壞事。隻要不擾民、不靡費、不誤政即可。”
“嗬嗬,先生懂我啊!”郭可陽笑道,心中明白袁可立其實是在婉轉地勸諫自己,不要擾民、靡費和誤政啊!
喜歡大明朕有近衛師,五年必平遼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朕有近衛師,五年必平遼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