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都察院左都禦史曹思誠,在皇帝召開過懲戒嫖娼和賭博官員的大朝會之後,沒過幾天便以年老體衰為由,向皇帝提出了辭呈。
自神武皇帝即位以來,都察院的所有重要差事,基本上都皇帝直接安排給了陸澄原和史躬盛,後來陸澄原頂不住壓力被派去了雲南,沒過多久在皇帝那裡又多了個周光夏。
而身為都察院老大的曹思誠,則一直被皇帝晾在了一邊,成了個擺設,這讓曹思誠在朝廷中顯得好不尷尬。
曹思誠這個人稱不上奸,更稱不上壞。他做官為人都像溫吞水一樣,特彆的中庸。所以天啟朝時,他和魏忠賢雖然並沒有多少交情,官卻一直做得很穩,也可能是老魏實在從他身上感受不到什麼威脅吧!
再加上年老,今年已經六十六歲了,所以曹思誠更顯得暮氣沉沉,但是誰也挑不出來他什麼毛病。
郭可陽自即位以來,一直在努力地整頓朝政和大明的官場生態。此時的都察院正是他手裡的一把刀,需要的是鋒芒畢露、敢打敢拚的拚命三郎。
曹思誠這樣的人根本就派不上什麼用場,但是人家官一直做的四平八穩,從不犯錯,實在也找不到好的理由開掉他。那就隻能把他架空,做個透明人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曹思誠也不傻,如果算上神武這一朝,他已經曆經四朝了,他其實早就猜透了皇帝的心思。
但是他不能顯得太知趣,從而貿然離開朝廷。
他一直在等,在等一件大事塵埃落定,到那時他才能放心的告老還鄉。
曹思誠等待的就是“欽定逆案”的最後結果!
做為經曆過整個天啟朝,且身居高位而不倒的曹思誠,說他和魏忠賢一點兒關係都沒有,那是鬼都不會信!
如果有人想在曹思誠身上做文章,那麼在“欽定逆案”名單中,指不定就會出現他的名字。
但是曹思誠知道神武皇帝對於逆案的態度,就是不擴大,能不扯進來的就不扯進來。
曹思誠自忖,就自己和魏忠賢之間那點兒寡淡的往來經曆,自己應該會平安過關。
所以,正是因為這樣,在逆案審理期間,自己千萬不能離開京城,更不能辭職。
自己本就問題不大,又身居著左都禦史的高位,大家多少會有所忌憚並賣些麵子。一旦自己辭官離了京師,保不齊就有小人誣告自己,將自己硬扯進逆案中。到時候自己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曹思誠就一直這樣苟在左都禦史的位置上,直到去年年底,“欽定逆案”結束,自己果然平安落地。
過完新年,曹思誠就一直籌劃著告老還鄉的事兒。自己在官場上待了大半輩子,曆經了太多波瀾起伏,這官場實在是沒什麼讓他好留戀的。現在他隻想著回到河間府景州的故鄉頤養天年。
結果剛過正月十五,京城裡便又是抓嫖又是抓賭的,好幾個都察院的禦史也都被卷了進去。
做為都察院的老大,曹思誠自然要擔負領導失職的責任,於是在二月初八的大朝會後,曹思誠麻溜地遞交了辭呈。
雖說辭呈上寫的是因為“年老體弱”才不堪重任的,但是官場上的人都懂,真正的原因就是因為最近都察院出事的人太多了,不寫“掌管無方,引咎辭職”是因為不想給皇帝繼續挽留的機會而已,這是鐵了心想走。
郭可陽接到辭呈之後,還命王承恩帶著禮物來到曹思誠家裡看望,並挽留了一番。大家都是聰明人,都是再演一出“君臣和睦”的假戲而已,皇帝是不會立即批準的,他不想讓人覺得自己苛待四朝元老。
演戲就要演足,曹思誠再請辭,皇帝又不準。
曹思誠隔了幾天又第三次請辭,皇帝準了,並下旨令禮部對曹老大人厚加賞賜,又是加封號,又是賞財帛,最後皇帝還親自賜宴,終於將曹思誠風風光光地送回老家去了。
於是都察院左都禦史的位置便空了出來,史躬盛沒隔幾天便成了新任的左都禦史。
周光夏則升為左僉都禦史。
都察院現在可以說是已經完全被皇帝掌控了
喜歡大明朕有近衛師,五年必平遼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朕有近衛師,五年必平遼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