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一開始,包子算是悟了白術的話。
太平洋賽區戰隊的選手更替極快,賽區霸主的韓國更不缺牛逼新人。
除了守衛zero,韓國隊的其他四位全是生麵孔,平均年齡才十六,主打一個年輕凶殘。
而美洲賽區看重選手的默契度,美國隊除了美洲豹的隊長,其他幾位都是老麵孔,不是在洲際賽上見過,就是在全球冠軍賽上見過。
新腦子不一定比老腦子好使,但新身體一定比老身體扛造。
這場地圖選的是微風島嶼,韓國隊選了先進攻方,又鎖定雙突擊陣容。
微風島嶼的防守打法相對公式化,無論怎麼布防,b點和中路都是不能放的。
也就是說,a點最多三個人守著。
然後觀眾席上的眾人就看見——
韓國隊的雙突擊把把直奔著a點而去,輕鬆擊敗靠前防守的兩人,另外三人在中路截殺試圖回防的b點選手,從中門轉回a點彙合。
以多壓少,他們明明可以輕鬆擊敗a點後方二樓架狙的美洲豹隊長。
韓國隊卻像找到了什麼好玩的遊戲。
除了去下包的zero,韓國隊剩下的四人,分彆躲在了a點正門和中門後,他們開始輪流peek,卻又不打死剩下的這最後一名對手。
peek,就是從掩體後快速小幅度的探出縮回,乾擾對手。
隻架住一個人很簡單。
但要同時架不同位置的四個人……
導播似乎知道現場的觀眾們想看什麼,觀賽屏右下角切出了選手特寫。
職業選手的鼠標速度都不高,越低的速度,就代表鼠標需要挪移更長的距離。
美隊的手臂幾乎在鼠標墊上挪出殘影,他槍法很準,半分鐘的功夫,他已經將試圖戲弄他的四人逐一擊破。
即便如此,爆炸器逐漸急促的滴滴聲也已經昭示了這一回合的失敗。
一個回合,兩個回合……
不同的敗勢,相同的戲弄。
冷氣充足的電競館裡,美隊的鼻尖卻沁出薄汗,手臂肌肉繃得青筋暴起,他們甚至能看見他的手開始發抖。
“短時間內連續高速運動,手臂承受壓力很大。”
白象看得直嘖嘴,“真臟啊,造孽啊。”
“這場打完,美隊的手還能要嗎?”
“美隊也是老油條了,哪可能坐以待斃。”
白術還是那副懶洋洋的模樣,“一會攻防互換的時候,你再看看。”
上半場以3比9結束,美國隊大比分落後。
下半場開始,戰況陡然急轉——
美國隊眼裡仿佛隻剩下中路,回合一開始,他們把中門一封,五個人就往對麵撲。
先五打一做掉看守中路的韓國隊控場選手,再做掉b點裡孤立無援的守衛zero。
b點易守難攻,美國隊的進攻又近乎無傷,等韓國隊回防,場麵不是三打四就是三打五,連著丟了好幾分。
“薑還是老的辣啊!”
包子正和丸子餃子打著視頻,手機傳出國內轉播源的解說聲,“正常進攻方打中路,最多給中門封個煙,守衛道具一般留在進點後封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