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趕緊吃,時候不早了,吃完飯趕緊回家睡覺。
昭昭,一會兒把碗筷泡大鍋裡就行,今天太晚了,明天早上我洗就行。
我先去睡了。老嘍,沒你們小年輕有精氣神嘍!”
小三子兩人趕緊站起來,“韓奶奶,您趕緊休息,我們一會兒也回家睡了。”
等送走兩人,韓昭昭插上大門,收拾碗筷的時候,才發現,桌子上隻有小三子留下的鵝蛋皮。
哎!牛小民舍不得吃,這是把鵝蛋拿回家,留著給家裡人吃啦!
這孩子,也太懂事了!
以前她聽到過一個說法,人太懂事,往往會一輩子吃虧受累。
如果倒黴,身邊人再出一兩個不知感恩的白眼狼,尤其更甚!
入睡前韓昭昭默念,希望牛小民一生皆遇好人,一世無憂吧!
第二天下午,錢雙喜出差回來了。當天晚上,牛正義錢雙喜打著手電連夜上了山。
從山上下來,聽說都半夜了。
第三天晚上,讓家裡的孩子們和媳婦都回避,牛、錢、韓三位當家人神情無比鄭重的開了個研討會。
會議具體內容是什麼,除了三位當會人,誰也不知道。
生活還在繼續,日子來到八月中。
北戴河會議召開,會議提出了“以鋼為綱,以糧為綱,全國躍進”的方針,號召全民力量完成一千零七十萬噸鋼材的指標,以應對國際戰爭變化。
本來領導人的任務指標應該是各大鋼鐵廠來完成的。
各大企業任務超標,存在指標缺口,壓力給到各地方乾部。
當時很多乾部都是文盲和半文盲,他們不知道怎麼從技術的角度去完成煉鋼的指標。
他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借助手中的權力去完成,借助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去完成。
報紙、收音機、大喇叭,所有的廣播渠道大肆宣傳,全國人民都行動起來。
走在大街上,極富時代韻味的女播音員不知疲倦的朗讀報紙文章。
各種加油,各種鼓勁,聽得老百姓們個個熱血沸騰,乾勁十足。
基層乾部走街串戶,挨家動員,要求大家把所有鐵器貢獻出來。
政府部門開始行動,工廠開始行動,學校也開始行動,各街道也開始行動……
好像是一夜之間,城市、鄉鎮、農村,全都建起了土高爐。
同時,公共食堂也開辦起來。
張主任又上門了,“昭昭,街道要開辦大食堂,你奶回來告訴你奶,今天下班後,把家裡所有的糧食都交上來。
打明天起,所有人都去食堂吃飯,再也不用自己在家做飯了。
還有,你們家交上來的鐵器也不多,既然吃食堂了,鐵鍋也用不上,讓你奶全交上來。”
韓昭昭歎氣,可憐的鐵鍋,用了十多年了,招誰惹誰了,還是躲不過粉身碎骨的命運!
歎氣歸歎氣,可惜歸可惜,要求進步的人設不能倒。
“張主任,不用等我奶下班,我家的糧食放在哪,我都知道,一會兒我就收拾收拾裝好交上去。
對了,交哪兒去,居委會還是哪兒?”
張主任和街道工作人員很高興,看,不愧是烈士軍屬,覺悟多高!
號召交鐵器,人家不含糊,是前幾名響應的,連家裡的農具都交了。
號召交糧食,人家一個孩子都知道擁護支持工作,一口就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