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子不在乎的擺擺手,“我們老師讓交五斤,嘿嘿,他這是說夢話呢!
誰能完得成?我家六口人,每個人都有任務,咱們街道還插了一杠子。
就是全按五斤算,我家最少要上交三十多斤鐵。
我家又不是打鐵鋪,上哪去弄這麼多?偷去嗎?就是偷,也沒地偷去!
你們看,現在所有人走在路上,那眼珠子都不閒著,恨不能看到地底三尺去,總想著撿到個鐵釘鐵絲頭。”
這事兒韓昭昭兩人還真沒注意,一路走一路觀察,發現還真是。
牛小芸愁死了,“那怎麼辦,一點兒交不上,肯定會被老師點名批評的。”
“想那麼多乾嘛?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又不是就咱幾家有困難,現在家家都麵臨著同樣的難題。
咱交不上,彆人還不一樣交不上?限定上交鐵器的時間還不到,到時候看看彆人咋解決咱們跟著學唄!”
韓昭昭早有準備,在大煉鋼鐵剛剛開始,她就讓她奶花三塊錢搶先從廢品收購站買回家一百斤廢鐵,就是應對這種情況發生。
小三子也不著急,他爸也準備了後手,他和工友把車隊淘汰下來的廢舊零件,合夥出錢買了。
逼到一定程度,他們家可以頂上。
“昭昭,晚上咱們幾個去你家做作業,有事商量。”小三子擠鼻子弄眼,暗示有話說。
不就是山上的事嗎?韓昭昭心裡跟明燈似的。
一個星期沒上山了,其實她心裡也很著急。
上學就是這點兒不好,太受管製,時間上半點兒不自由。
山上的豆類、玉米、穀子都該收了,沒時間上山,她知道,大家都挺急躁。
到嘴邊的糧食,如果趕上天下大雨,可就白瞎了。
用她奶的話說,蹧踏糧食,可是會挨雷劈的。
韓昭昭想起這事就皺眉,她奶說這話的時候,幸虧是在家裡,除了祖孫倆沒有彆人聽到。
老太太說話不注意,現在社會形勢越來越危險,一句話不對,就能惹禍上身。
娘倆在家嘀咕過了,以後出了家門,儘量當啞巴。當著外人,能不說話就不說話,多乾活,多微笑。
回到家,放下書包,孩子們就拿上自己的碗筷往食堂跑。
食堂裡,飯菜已經做好。陣陣香味撲鼻而來。
“昭昭,小芸,今天晚上肯定有紅燒肉,這味道真香,我一聞就知道!”
牛小芸“好像就你長了個鼻子似的,我們聞不到嗎?”
大食堂剛開辦幾天,的食材很是充足。
這時實行的政策是“一平二調”,直白的說,就是全京城的大食堂的糧食平均分配,無償調配和補給。
每個公共食堂都會放開量吃,不及時吃的糧食就會被調配到其他食堂去。
於是大白饅頭隨便造,大白米飯任由吃,肥肥的豬肉大塊炫。
大食堂的幾麵牆上,寫著“吃飯不花錢,努力搞生產!”“公共食堂是我們的大家庭!”
桌子一排排,長板凳一溜溜。
這個公共食堂是飯店改的,飯廳麵積足有一百來平的三大間。
往裡還砸通了一個二進院,寬闊的天井裡也擺滿了桌子板凳。
食堂廚房裡有十幾個婦女在忙活做飯。飯店也關了,兩位大廚也在後廚指揮炒菜做飯。
門口擺了一口能裝兩百斤的大缸,裡麵裝滿了大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