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一年,今年過年最沒年味!你聽聽,今年街上放鞭炮的都少。
咱們家守孝沒有貼對聯,彆人家很多也都沒貼對聯,今天出去一看,還真冷清!
現在又喊著破除封建迷信,也不讓修貢貢奉祖先牌位,等半夜大家都睡了,外麵沒人,找個僻靜地兒,把我偷偷折的元寶火紙你去給你爸媽燒了。”
韓昭昭嗑著瓜子,和老太太聊天,“嗯,我記得這事呢!明天早上我就睡晚點再起,初一咱家就彆去食堂吃了,反正也沒啥好吃的。
奶,您想想,全國大躍進,大煉鋼,鞭炮廠都關了不少,沒賣的,買的當然也少。
更何況,咱們京城,全國各地抽調技術骨乾進京乾工程,大家過年都沒停工,全在工地吃的年夜飯。
就咱們京城市民,還能守家待地安穩過年,不比那些遠離家鄉,來支援的外省技術骨乾強?
現在就這情況,誰家還講究啥年味不年味呀?再說,就大食堂這夥食,能想辦法供大家吃上魚肉和包子就很不錯了,也算有過年的樣子了。
啥也沒有趕工重要!不是說,一定要在國慶節前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嗎?
各級領導的壓力都大著呢,這可是政治任務!完不成拿啥向國慶獻禮,全國人民都看著呢!”
相比彆人家,韓家這個年過的還是熱鬨的,小三子和牛家兄妹全來陪祖孫倆聊天守歲。
用牛小芸的話說,他們就是圖韓家零嘴多。
柿餅、軟棗、核桃,都是上山背回來自己曬的。花生、瓜子,韓家糊了個烤爐,是開荒種了自己烘烤的。
比彆人家要啥沒啥,一家人對坐乾瞪眼可強多了。
“沒個鐵鍋,乾啥都不方便!我們家分的花生,我爸生的就吃了。”牛小芸吃著烤花生,嗑著瓜子,對這個新年很是失望。
既便幾家分了糧食,也沒鍋做了吃,太讓人憋屈了!
“嘿嘿,我爸說,上麵正在開會討論,過完年可能大食堂就會停,到時候,咱們就可以自己開夥了。
對了,啥時候,咱們去把大豆榨了油,大食堂沒油沒鹽的刷鍋水,我真喝夠了。”
韓昭昭“著啥急?等大食堂真解散了的。現在大煉鋼也結束了,你們說,咱們是不是能去買口鍋了?”
“我看行,已經沒人盯著彆人家的鐵器,現在買口鍋應該安全了。”老太太這段時間也被憋急了。
做飯沒鍋,食材再多,也沒辦法發揮。連蒸個窩窩頭饅頭都不行,何況是炒個菜煮個熗鍋麵條了。
廚房家什不湊手,這對整天圍著鍋台轉的家庭主婦來說,簡直太讓人鬱悶了。
她們家隻剩下隻陶罐子,這個冬天光吃燉菜熬粥了。
“我看行,這大食堂,是兔子尾巴——長不了。
一旦解散,家家戶戶都急需買鐵鍋,咱這時候買,說不定正是好時機。”
牛小蓮感覺真荒唐,“好好的鐵鍋變成了溜渣疙瘩,還要再花七八塊錢去買,這都是啥事啊?”
小三子來了一句,“賣了秫秸買乾草——越搗騰越短唄!能啥事?就是個全國人民一齊作唄!”
“彆瞎說!”
“說什麼呢!”
“哎喲喂,這話可不興亂說!”
在場的人齊齊被他嚇了一大跳,紛紛出言阻攔。
韓昭昭也板著小臉對小三子說“禍從口出,這個詞你沒學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