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圍坐在一起,聽韓昭昭講述著她在京城的生活。
兄妹五人聽得津津有味,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到了吃晚飯的時間,韓昭昭跟著舅舅一家人浩浩蕩蕩的去了村裡大食堂。
舅舅已經去村裡交了一斤糧票一塊錢,作為韓昭昭這兩天的夥食費。
現在,韓昭昭也可以在村裡大食堂吃大鍋飯了。
村裡的大食堂是一所青磚結構的院子,聽表哥介紹,以前是村裡唯一一個地主的房子。
現在地主被打倒去看牛棚,這所房子成了以前的村委現在改稱大隊部。
食堂是地主家以前的庫房,高大結實,大五間,能容下全村三百多口子人同時就餐。
餐廳裡沒有桌子凳子,擺了一行行木板,是整棵圓木破開的原木板,釘上木棍當桌腿,很有一種粗獷美感。
唯一可惜的,就是沒有打磨刷漆,被人撒的湯水痕跡多,顯得有些臟。
凳子也是長木板,沒釘木頭腿,間隔著用土坯石頭支起來。韓昭昭坐下,輕輕晃晃屁股,咳,還挺穩!
全村人圍坐在一起吃晚飯,氣氛真是熱鬨。
“喲,劉三叔,這就是你們家京城來的外甥女?長的真好看!”姥爺在族裡排行老三,被村裡晚輩稱呼劉三叔。
村民們好奇的打量大城市來的小客人,議論紛紛。
“嘖嘖,還是京城的水土養人,看看這小閨女,長的真俊!”
姥爺聽了洋洋得意,“我們家就沒有醜人!長的俊和水土有啥關係?
京城那麼大,也有長的難看的。咱們村雖然小,長的俊的也有不老少。
要說水土,京城大多是苦水井,可沒咱村裡的老井水甜。”
“哈哈哈,這話不假!咱們村後生姑娘都挺俊,有句話不是說了嗎?深山出俊鳥!
咱們就是穿的不好,打扮打扮哪一個拉出來也不能說醜!”
一個村的,就五六個大姓,另外還有逃難來的十幾家散戶,多年以來互相結親,親戚套親戚,還真沒外人。
好話都愛聽,大家哈哈大笑,大食堂內一片大和諧景象。
韓昭昭四處觀察,還真沒有發現尖酸刻薄的粗鄙之人出現。
相反,這裡讓她想起了前世的農村老家,感覺到了濃濃的人情味兒!
等飯菜上桌,韓昭昭傻眼了!
這都是啥呀?豬食?
韓昭昭看著眼前的粗瓷大碗,黑褐色的粘粘乎乎的湯水,看了半天,也沒看出這碗裡是神馬東西。她肚子餓的咕嚕嚕響,卻食欲頓消。
“吃吧!這是地瓜麵子野菜糊糊,挺好吃的!”大表姐劉小芹把碗往她麵前推了推。
韓昭昭不敢下嘴,旁邊的村民們卻沒什麼顧慮,每個都無比虔誠的端著碗吸溜吸溜喝的香甜。
周圍的人都在偷偷瞅她,韓昭昭表示絕對不做不合群的人,也端起碗來,拿出武大郎的勇氣,輕輕啜了一小口。
“咳咳,咳咳!”這是啥味兒喲?
泔水似的,苦、澀、拉嗓子不說,還帶著一股爛地瓜的味道,還真是地瓜麵做的,不過是爛地瓜磨成的麵子。
“咋了?吃不慣?嘿嘿,味道是不咋好,不過這糊糊裡用的可是純糧食,不是替代糧。
村裡年前種的地瓜沒來的及收,凍地裡了。是凍傷,不是腐爛,放心吃吧,味道不好,吃了卻絕對不傷人。”
二表哥劉向北低頭笑著對她解釋。
地瓜凍傷也是一股爛味,和變質腐爛的味道沒有啥區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