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6年,五月十四日。
馬嵬驛。
深夜。
整座驛站燈火通明。
驛站外禁軍林立,數千行軍火把燃著,在夜風中飄搖。
每個人都麵如死灰。
這樣死灰般的表情不是因為絕望,而是因為憤怒。
從長安出發後,三千禁軍心中的憎恨和憤怒一直隱而不發。
等第二天傍晚行到馬嵬驛。
大將軍陳玄禮察覺到軍中嘩亂,就假借人馬困乏的理由,勸皇帝在這裡暫歇一夜。
但李隆基是個聰明人,他做了一輩子皇帝,禁軍上千人,這樣的躁動瞞不住他的眼睛。
果然,他下榻驛站不久,驛站外就傳來的兵刀轟動的聲音。
他隱約聽到有人大喊楊國忠與胡人謀反!
過了會兒,就遙遙看到宰相楊國忠的腦袋,被掛上了門樓。
然後高力士一臉悲戚慘白地進門,低聲說貴妃的姊妹韓國夫人、秦國夫人等一眾楊家人也被禁軍亂刀砍死了。
半時辰內,高力士幾進幾出,把禁軍砍死的亂臣賊子報了個遍。
每念一個名字,李隆基的心中就落一丈,到最後如墜冰窟。
李隆基有些害怕,這些禁軍心中的怨恨他哪能不知道。
楊國忠確實該死,要不是他,安祿山也不會謀反。
或者說……不會這麼快謀反。
但這些禁軍一口氣殺了這麼多楊家人,都是他這些年來一手提拔縱容的,他擔心禁軍手裡的刀,最後會砍到自己這個皇帝的脖子上。
陳玄禮應該不會有這個膽子。
難道是太子的意思?
李隆基一開始心中龍威盛怒,一如既往地像個皇帝那樣猜忌起來。
可猜到最後發現他發現,無論是陳玄禮的意思,還是太子的意思,他都不能拿他們怎麼樣,這不是他現在應該關心的事
聽著驛站外焦灼的馬蹄和兵戈聲,他現在最應該擔心的是他這顆腦袋,還能不能保下來。
心虛之餘,他也時刻注意著楊玉環的表情。
楊玉環作為貴妃,這些年來禮同皇後,此刻自然也和他一同坐在一起。
李隆基本以為聽到自己的族人接二連三的被殺,這個女人的臉色一定會很難看,甚至哭嚎起來。
但楊玉環從頭到尾沒有說過話,臉上也沒什麼表情。
那雙十七年如一日,對他這個皇帝沉靜而淡然的杏眼裡,倒映著窗外的行軍火焰,一言不發。
她今天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