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個上台的則是鐘盛,而鐘盛這一次吸取了之前何大明給予他的忠告,所以他在論文答辯的時候,絲毫沒有提到蘇國這兩個字,甚至也沒有提到北方。
他的假想敵就是海外的扶桑以及在西南邊的天竺還有安南,他把這幾個國家當做了假想敵,進行了一份非常大膽的分析。
而他的這份論文講解也是引起了院長等人的注意,因為他們都覺得這個鐘盛說的非常有道理,最近天竺國確實不太老實,屢屢在高原省的邊境線挑釁。
........................
至於薑輝上台講的就是一些關於如何發展軍事裝備的問題,他甚至強調了一句話,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他的這篇論文,關於自主研發裝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所以他的這番言論也是得到了一眾乾部的支持。
隨後又有陸續十幾名學員分彆走上了講台,發表自己的論文和觀點。
很快隨著副院長安前點到了何大明的名字。
何大明拿著手稿,直接從座位上緩緩起身,邁著輕盈的步伐,緩步走上了演講台。
此時禮堂內的這些學員和教員們都將目光投向了何大明,作為建康軍事學院的風雲人物,他們都想看看這個何大明的論文會說些什麼。
而何大明清了清嗓子,翻開自己的手稿,開始演講起來,
“各位學院的領導們,學員們,教員們,大家下午好,我是指揮係的教員何大明。
今天我要講的論文的論點是組建合成旅。”
在場的眾人聽到合成旅這三個字,全部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各位,眾所周知,目前咱們華夏的各個部隊基本上都是以班、排、連、營、團、師、軍的方式進行編排,的也是所謂的三三製。
就拿之前抗美援朝來說一個團標準應該是1500人到2000人左右,但是我軍一個團基本都是3000以上,有的接近5000人,甚至誇張的還有8000多人。
而且我華夏軍一個軍的兵力就將近有5到6萬人,我覺得這樣的一個人數編製是極度不合理的,也是極度不科學的。
在我個人看來,以後我們軍隊的發展趨勢就是要多元化發展,可以在團和師之間設置一個加強合成旅,儘量采取多兵種配合作戰,炮兵、坦克兵,摩步兵等........
另外一個旅可以下轄8到9個營...........”
何大明的這番話頓挫有力的演講,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興趣。
合成旅,一個劃時代的部隊編製方式。
當然何大明說的還是閹割版的,畢竟現在還沒有衛星定位,還沒有導彈精準打擊,沒有電子乾擾,沒有航空兵等等......
不過就這個內容也是讓院長,副院長等一眾大佬聽得津津有味。
因為關於部隊人數眾多這個問題,很早的時候他們就討論過,但是並沒有一個妥善的處理方式,現在何大明的這番論證,讓他們也是起了點心思。
等何大明演講完畢後,講台下麵掌聲雷動........
大到院長,小到副團級學員,一個個都鼓起了掌.......
隨著何大明演講完畢,又有一些學員上台演講。
不過他們都沒有何大明說的這麼精彩,隨著畢業論文答辯的結束。
這也就預示著何大明等人在建康軍事學院為期一年的進修也算是完成了。
等辯論大會結束後,眾人開始有序的離場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