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_快穿:藥聖從小小中醫實習生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91章(1 / 1)

不過,先前陳東成就大羅天人之花時,也有天降瑞象,陳東氣息更加悠長,威勢更加浩大,境界提升,其實也不難察覺到。

四味藥靈使齊齊上前道:

“恭喜師尊,境界又有提升,大羅金仙之境,亦是能平步青雲。”

她們先前托陳東之福,也已經齊齊成就了金仙境界,已經明白,到了這般境界,再往上半步,都是極為困難。

似陳東這般,在大羅金仙之境,境界提升,如此迅速,而且根基還如此紮實的,實在是罕見至極,不禁由衷欽佩、自豪。

“嗯,你們好生修行,未來仙途,還十分寬廣。”

陳東對幾名弟子,都點了點頭,以示鼓勵。

接著,他對在場眾藥師、民眾道:

“吾即日起,於首陽山藥仙殿中寫書,白日寫書,夜晚開壇煉藥治病,若有不明藥理、求醫問藥者,皆可前來。”

陳東此言一出,整個藥仙峰,都不由轟動。

藥仙君又要著書了?

尤其是許多藥師,都是投來不可置信的眼神。

畢竟,如今藥道,已經十分完善了,在許多藥師看來,即便是窮其一生,也難以將藥道知識掌握。

而四位藥靈使,以及芒硝等弟子,更是不由震驚。

他們藥道領悟,遠超尋常藥師,尤其是四味藥靈使,經陳東點化,乃是天生的藥理學習之才。

在她們看來,如今藥道,諸法皆備,似乎很難再有補充的餘地!

一旁的仲虺、伊尹,看向陳東的目光之中,則是十分的欽佩。

他很佩服的是,陳東即便現在已經到了大羅金仙後期之境,一路平步青雲,甚至有望更高的巔峰……

到了這般高位,卻依舊保持著對藥道的探索,依舊繼續寫書傳道布藥治病,實在是他二人之楷模!

陳東交代一番事宜後,回到偏殿之中,靜心著書。

他在立人族六祀之際,又曾在人族之中,遊曆日久。

而後成就天人之花之際,竟然得人道賜福,領悟一人一世界,億萬生靈億萬世界億萬藥道理解。

通過人道的傳遞,陳東也從億萬生靈之中,反過來再次反思了藥道。

他心中有所領悟,將《百草圖錄》、《百方藥經》、《陰司圖集》、《藥石經》、《針灸大全》、《食經》、《蟲經》、《毒經》、《強魂百方》、《五行藥經》、《陰陽方經》、《千疫藥方》諸多藥經,都重新編著了一遍。

同時,他體悟萬千藥師,在治療之際,無從下手的問題,以及億萬生靈,億症狀的問題。

深感藥師在麵對洪荒偌大人族,百病糾纏的情況下,耗心損力,逐步排查,甚至還無能為力之苦,決定重新編撰一部醫書。

他先前所編撰之書,乃是以藥為主,醫藥結合,此時專門為醫師,編撰一門治病取藥之經。

他雖然已經成就大羅金仙,但此番著書,仍舊如同以前一般,一筆一劃,斟酌仔細。

畢竟一字一句,皆是藥道之基,更是關係人族未來。

藥者,生生大事也,一字之差,可能便是生死之彆,失之毫厘,謬以千裡。

他將《五行藥經》、《陰陽方經》,結合起來,並輔以望聞問切四診、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綱。

以四診八綱辨證、病因辨證、六經辨證、臟腑辨證、三焦辨證、氣血津液辨證、經絡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之法,引導藥師斷症取藥。

甚至很多病症,並不需要知道其成病之因是什麼,也可以先根據辨證之法,緩解病痛,再請高明,徹底根治。

陳東此番編撰醫書,諸多要點,早就已經爛熟於心,下筆之際,乃是胸有成竹,因此這一次進度十分快。

他編撰醫書之餘,每日傍晚,便至藥仙殿主殿,開壇講學,教導藥師治病拿藥。

來藥仙殿的藥師們,有初出茅廬的新人,也有慕名而來的老藥師,他們得陳東指導,都是大有所獲。

尤其是一些老藥師,他們往往有許多治病拿藥經驗,但卻不成體係,十分散亂。

經過陳東這般提點,頓時個個茅塞頓開,水平大漲。

轟!!!

陳東將新書最後一筆寫完之際,題上《辨證要方》之名時,浩瀚如海的人道功德,自然彙聚而來。

人道賜福功德海洋,陳東皆將其收入藥道空間之中,此時藥道空間的功德、信仰之力,再得補充,比之先前最多之時,還多了五成。

此番功德之力,不可謂不多。

《辨證要方》,乃引領天下醫師之經,惠及億萬百姓,其中功德,不可小覷。

當然,也有原因,乃是陳東編撰《辨證藥方》之際,也同時將先前其他藥經,都重新編撰了一次,影響深遠,此時功德激發,便顯現甚多。

陳東將功德存下,召仲虺、伊尹二人,傳下《辨證藥方》,接著將其餘重編的藥經傳給他們,並命他們將先前藥經收回,再發新書。

如此,雖然需要一定的成本,但是對藥道促進,乃是極大。

因此,這些成本,是完全值得的。

陳東做完這些後,正準備繼續閉關修煉一番,卻忽地接到了雲霄的傳音,讓他空了,便回三仙島一趟。

陳東算著,也確實少有回三仙島了,當回去看看才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


最新小说: 入夜,墨總被嬌軟小撩精釣成翹嘴 回燕門 總裁夫人竟是玄門大佬 乖媳婦我輕點!瘸腿糙漢低聲誘哄 讓你道歉不聽,上了法庭哭什麼? 穿越一睜眼就當媽,父不詳? 重生後和前夫死敵結婚了 重回17歲:從買房收租開始 在七十年代成為殺豬匠的女兒 當凡人有了修仙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