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意掃了一眼那羅列的菜單,眼睛亮了一下,
“可以誒,現在就差鍋底了!”
“這幾天你不在,我寫了個菜單讓映雪試了一下,她把鍋底給複刻出來了。”
祁樾偏了偏頭,
“要嘗一嘗試試嗎?“
宋知意把謝仲卿送去勞改後,其實給了映雪調整心情的時間。
但是祁樾覺得,三天的時間已經足夠了。
所以,宋知意一走,他就給人安排上了活。
做奶茶、做火鍋底料,做點心,幾乎是把她整個人都關在了廚房裡。
連帶著的,還給她配了個專業的美食評鑒師——三丫。
三丫最近很忙,忙著種地。
她種的那一片地,蔬菜和禾苗基本都發芽了。
而種地的空隙,她還要跑到廚房去吃映雪剛做出來的點心,奶茶,還有涮火鍋。
三天的功夫,她胖了三斤。
古代版火鍋被端上來的時候,香氣溢滿小院。
國內熱湯翻滾,小鍋下邊的炭火燒的正盛,清湯和辣鍋涇渭分明,肉片往裡邊一丟,分鐘的功夫就浮了起來,再配上映雪調的調料,宋知意怒乾三大碗。
奶茶也是,甜而不膩,十分好喝。
隻是這是古代,牛奶的價格還挺貴,水果亦然。
而且,此地地處北方,但又不像是西北,晝夜溫差大,可以種西瓜和哈密瓜。
是以,宋知意又有了圈養奶牛和建大棚的想法。
她得把牛奶和菜的產量提上來,把火鍋價格打下來,老百姓兜裡有錢,才能促進消費,才能長久賺錢!
宋知意說乾就乾,吃完火鍋,她讓人帶著映雪去清平街自己挑一家鋪子登記後開始修葺,然後,自己就去找三丫去了。
當時她給她的種子種類不少,有小麥,有白菜,有萵筍種類不少,還有山楂樹和櫻桃樹的種子,現在,基本都發芽了。
既然試過了現代的種子可以在這個地方生根發芽,那麼可以開搞了。
祁樾就拿著個小本本,隨時跟在宋知意的身後,幫她計數和核算成本。
而三丫,則是扮演了一個技術工種。
她認得字還是不算太多,但是能看得懂圖畫。
前些日子祁公子給她帶來一本書,上邊全都是畫,看起來可方便了。
現在,她通過看圖畫,都可以自己學寫字了!
比映雪教的還好!
三丫當然會覺得那書好用。
因為那書是祁樾從書店裡一起買回來的,適用於學齡前兒童識字和增長知識用的。
其實那書店裡還有好多輔助識字和學習知識的工具,隻不過太過於先進,他害怕,拿到這裡會被人當成妖物。
有了三丫的成功種植,宋知意開始大刀闊斧的對農業進行改革。
帶著人在附近的村子裡修水車,劃田地,建大棚。
於是,河東各處的琉璃坊開始大規模的生產玻璃。
而生產出的第一批玻璃,不是買入帝都,而是用作了菜農建造玻璃房。
宋知意就這麼熱火朝天的乾著,至於府衙裡的事情,她全都交給了祁樾,這一忙起來,險些忘記秋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