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講點理的人也不會站在李廣昌這邊。
“那怎麼辦?我是她大哥啊,她打了爹又打了我,這以後讓我怎麼在村裡混。”
“彆吵,讓我想想。”
一壺水快喝完時,孫翠翠有了想法,她招呼李廣昌湊近一點。
油燈下,他夫妻二人露出了詭異的笑容。
第二日,李小魚背著前一天做好的鍋盔,迎著清晨的霧出門賣貨。
這次,她跟顧緋打了招呼。
她沿著路往縣城走,一邊走一邊扯著嗓子喊:“賣鍋盔,又香又大,好吃得很哦。”
隨著叫賣聲,很快就迎來了第一個顧客。
鍋盔雖然好吃,但是沒肉,加上沒有新出爐的脆,她賣得比包子便宜一文,她一路賣到了縣城。
不是趕集日,街上不算擁擠。
她找了一個人流稍微多的位置,把背簍放在地上,掀開上麵的布,露出裡麵的鍋盔。
隻要有人經過她就扯著嗓子喊口號。
師爺回家拿東西,看見前麵站在街上賣貨的女子,他眼裡閃過疑惑。
走近後,先是打了個招呼,然後問道:“小魚,你怎麼在賣鍋盔啊,那位沒給你銀子?”
不應該啊,他那樣的人,暗中的勢力不會少。
見到師爺,李小魚拿了一個鍋盔送給他吃,知道他口中說的是誰。
把腰間的精致匕首取出,在師爺麵前揮了揮,冷靜地說:“他給了我這個,說讓我拿去賣了就有錢了,我很是喜歡舍不得賣,所以隻能賣鍋盔和包子營生。”
聞言,師爺低頭看向她手中匕首,禮貌開口:“可否讓我看看這把匕首。”
“給”,李小魚沒覺得有什麼問題,便把匕首遞了過去。
師爺把折扇夾在腋下,兩手接過匕首。
他先是看了看匕鞘上精致的紋路,當發現紋路是一隻鳳凰,他雙眸不由一震。
握著刀柄緩緩拔出來,當看到柄下方一點的位置,刀刃上用小篆雕刻的一個字。
他臉上閃過一抹驚恐。
在他看的時候,李小魚一直注意著他的表情,發現師爺臉上一閃而過的驚慌。
她微垂眸,視線停留在匕首上。
這把匕首也有說法?
她剛準備問,師爺合上匕首,隨後遞給她,整理好表情,嚴肅地對她說:“這匕首是值不少錢,你收好切勿賣掉。”
接過匕首,重新收回腰間。
不解地問:“師爺,它有什麼來曆?”
師爺是個警惕的人,他看著李小魚麵前的背簍,乾脆好人做到底。
“你跟我來,我把你的鍋盔介紹到一家酒樓,以後你就固定賣給店掌櫃就行。”
李小魚能感覺得出來,師爺之所以介紹酒樓跟顧緋給的這把匕首脫不關係,這讓她更加好奇這把匕首的來曆了。
人都是想往高處爬。
顧緋的身份注定他不會平庸的待在小山村裡,師爺人不錯,但目的也很明顯。
跟酒樓談好每五日送五十個鍋盔過來,價錢按三文錢一個收。
但要李小魚保證口味。
拿了錢,李小魚再次向師爺問起這把匕首的來曆。
具體的師爺也不知道,他隻是聽說過:“匕首上麵的小篆是傅字,傳言他的生母便是這個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