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緩緩地說道“天下道派源遠流長,在發展過程中又相互影響、盤根錯節,看似相互吸收、相互借鑒,以求發展革新,但在這吸收、借鑒中卻忘了固根本、守初心,反而弄丟了不少自己的好東西,到得後來仿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卻實則你不像你,我不像我了。
再至當下,為了追名逐利,人人皆浮皆躁,一些門派為了在生存、發展中占據一席之地,一味追求擴大規模、影響,名曰為了發展、傳承,殊不知早已丟了本心,其根基也所剩無幾。更有不少利欲熏心之徒,打著道門的幌子,借開壇傳道、廣收門徒之名,行蒙蔽人心、誆錢騙財之實,卻仍有那無知民眾受其蠱惑,趨之若鶩。
到得財去人醒,又必定跳腳罵娘,我道門名聲,就這樣被枉自糟蹋了。唉,這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言罷,他歎息一聲,又道“所幸一些小門、小派,固根本、守初心,或隱於林,或隱於市,雖人丁單薄,繼日為艱,卻真正把老祖宗的好東西保留、傳承了下來。這也算是天道昭然,不幸之中自有萬幸了。”說完他似乎有些寬慰,端起酒杯向我抬手示意,隨後,又是一飲而儘。
我受他感染,也端起杯子陪他乾了一杯。王秀芬向我談起這些道家門派的生存發展、紛爭糾葛,在我聽來,仿佛更像是在說如今我身處的律師行業,魚龍混雜呀。大道惟艱,人人自顧,為了生存和發展,花樣百出。唉,我也歎息一聲,朝他舉起酒杯。
放下杯子,我對他說道“我說老王,我就想了解一下咱們門派的情況,你怎麼像給我分析國際形勢一樣,你跑題了哦。”
老王嘿、嘿笑道“給你說這些,是提醒你無論做什麼事情,到什麼時候,一定要固根本,守初心。免得日後你毀了咱這一門的名聲,斷了這一門的傳承。這算是為師給你上的第一課。”
“切!”我戲謔道,“我說‘為師\u0027啊,要是日子都過不下去了,還不能拿老祖宗的東西換點錢呀?我可剛失業,錢又給你還債了,我不指著你這玩意兒掙點錢我還圖什麼?”
老王知道我是在胡謅,也不惱,說道“反正你記著,固根本,守初心,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我雖嘴上跟老王逗著,但是這句話,我心裡卻是暗暗記下了。
末了,我又說“老王,你夠能扯的,剛才是國際形勢,現在又是給我上課,你還是沒說到咱們門派的情況,你又跑偏了吧?”
老王一愣,隨即嗬嗬笑了,“誰叫你老是打岔!”說罷,老王略一沉吟,才緩緩地道“剛才你說到茅山,我們這一派跟茅山倒也有些淵源。”
我一聽要說到正題,頓時來了精神。
老王看了我一眼,又道“我們這一派,叫做上清派。開山祖師是一代奇女子,姓魏,叫做魏華存,因其在南嶽衡山修行得道,世稱‘南嶽魏夫人\u0027。你今天跪拜磕頭的畫中人,就是咱們上清一派的祖師爺魏夫人。這幅畫據說是當時唐朝一位門人所畫,成畫後即由本派門人保存,代代相傳。到如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唐朝時候的畫?那不是屬於古玩字畫了?”我咋舌道,“說明咱們門派還是有些家底嘛。”一轉念,我好像意識到什麼,隨即對老王板著臉,說道“那你這敗家玩意兒就把那寶貝古畫天天掛牆上?弄壞了怎麼辦?我告訴你那可是鎮派之寶,以後還要留給我的!”
老王爛了個臉,說道“你放心,給你留著呢!我派門人對這幅畫奉若至寶,當然是妥善保管。隻在每年農曆四月初一祖師爺誕辰,或是收徒入門時,才請出來祭拜。”
“哦!”聽他這麼一說,我才放心地舒了口氣,“那就好,那就好。你繼續。”
老王白我一眼,繼續道“你既然入了道門,就要對現今各個道教流派有所了解,尤其要知道咱們上清一派的淵源和傳承。現今道教流派眾多,大門大派也不少,均由我國古代道教流派發展、演化而來。
追根溯源,我國道派始於兩漢時期,剛才你提到茅山,茅山派確是道教一大流派,也是最早的道教流派,傳承久遠,影響甚大。因此有‘一部茅山誌,半壁道教史\u0027的說法。
道教各派在發展過程中,一直有著相互影響、融合的過程,所以我剛才說,咱們上清派與茅山派是有些淵源的。後世有人認為,上清派是茅山派的前身,是一脈相承的發展關係,也因此把我上清祖師魏夫人奉為茅山派的祖師爺,這個說法,也對,也不對。茅山派出現最早,自有其傳承。西漢景帝時,便有茅氏三兄弟開宗立派,其修行傳道的地方就在茅山。後世稱其為‘三茅真君\u0027,奉為茅山派開山始祖。從根源來說,我上清派便不可能是茅山派的前身了。
上清派始於魏晉時期,隻因南梁時,上清派出了一個集大成的弟子叫做陶弘景,“嘿嘿”,這個人厲害了,整個道教的神仙體係在他這裡得以完備,其道法、學問深不可測,就連南梁的皇帝也時常去山中問詢朝政之事,一時被稱為‘山中宰相\u0027。其曾在茅山傳道,當時他整合了上清和茅山兩派的部分義理、經集,逐漸形成了茅山上清派。既與原來的茅山有彆,也與之前的上清有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隻因這位前輩本事和名氣太大,風頭完全蓋過了茅山派之前的曆代先師,後人也曾知道這個融合兩派的高人是上清派的傳人,卻隻管將茅山上清派籠統地稱作茅山派,所以後世才有上清即茅山,二者一脈相承的認識。從這個角度說,倒也有些道理。其實這便是道派之間的相互影響與融合。
東漢時還有個‘五鬥米道\u0027,是天師道的前身。五鬥米道在東漢末年為上層士大夫貴族所接受,經融合發展形成天師道派,奉張道陵為祖師,發展至今成為如今的正一派。而我上清派祖師魏夫人原來就曾信奉天師道。
魏夫人生於三國曹魏時期,其父叫做魏舒,西晉一統天下時,這個魏舒是西晉的開國元勳,位列‘三公\u0027之尊,所以咱們的祖師是士家大族出身,用現在的話說,那是實實在在的富二代、官二代。在天師道與貴族知識分子結合時,魏夫人接觸到天師道再平常不過,又因其士家大族身份,衣食無憂,無需借著傳道以謀生,因此她一直閉門獨修,此後更是在南嶽衡山閉關修行,也是在那裡得道升仙。
在後來的神仙體係中,咱們祖師爺也是道高位尊,後世有詩雲‘欲往西池謁王母,且來南嶽拜夫人\u0027,是說魏夫人與西王母是一個級彆的神仙。咱們祖師爺閉關修行,漸漸從天師道分支而出,創立了上清一派。
然而,世事浮沉,物是人非。各派的發展演變隨著曆史的進程一同推進,無論是天師派、以及後來的正一派,還是茅山上清派,均不斷發展壯大,且多有分支,這也是如今教派眾多的原因。但惟我真正的上清派,因一直保持著祖師爺魏夫人閉門獨修的方式,少有與外界的互通,加之門人稀少,最終落得形單影隻,也與各派漸行漸遠。”
說道這裡,老王似乎有些心酸,他喝了口酒,神色有些黯然。又道“你看如今,多少道派聲壯名赫、門人眾多,而我上清一派傳承至今卻連個山門、宗壇也沒有了,就剩下我孤家寡人,淪落到江湖漂泊、算命練攤兒,想想也真是對不住祖師爺。所幸正因我派閉門獨修,反倒成為了保留、傳承老祖宗東西最多的門派,但說到底我們太過於人丁單薄,有時候我真怕咱們這一派就此斷絕。”
我見老王確實有些傷心,安慰他道“你也不要過於悲觀,現在不是還有我嗎?也許咱們這一派能在我手裡發揚光大也說不定。”
聽我這樣說,老王立時抬起頭,兩眼放光,一改剛才黯然神傷的愁容,咧著嘴“嘿嘿”笑道“小吳,好樣的,我就知道沒有看錯你,你是在祖師爺麵前磕了頭的人,又有這樣的誌氣和信心,那以後發揚光大咱們上清派的重任我就放心交給你了!”說完又殷勤地把我麵前的酒杯加滿,抬起杯子道“來,好徒弟,祝賀你,我代咱們祖師爺感謝你!”
不是,怎麼就祝賀我了?立時,我又有了那種似曾相識的被入局的感覺……
喜歡執法律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執法律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