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召集幾名曹家心腹,
夏侯淵,夏侯淳,曹仁,曹洪,加上長子曹昂。
曹操把陸凡冊封吳王的事說了出來。
“你們幾個說說,孤要不要答應?”
夏侯淳第1個反對,
“孟德,不能答應,一旦接受冊封,我等便成了陸凡的臣子,就拋棄了大漢。再興北伐,那就是謀逆了。”
曹仁道:“主公,我覺得可以答應,隻要宋軍不過江,這江南就是您的天下,緩幾年,厲兵秣馬,再行北伐,把握更大一些。”
“父親,孩兒有話要說。”
“說!”
曹昂道:“父親,孩兒以為不可答應。”
“父親,如若答應接受冊封,看似可以拖幾年時間,但卻失了大義,一旦接受冊封,您就不是大漢的臣子。”
“介時再北伐,便是背宋,豈不成了,先叛漢,再叛宋?如此出爾反爾,怎能不失人心?”
“況且,即便接受冊封,陸凡的大軍,也不可能不過江,最多就是拖幾年時間,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如果您真不想再打了,想過安穩太平日子,兒子說句不好聽的話,除非您放下兵權,前去洛陽生活。”
“就像現在的袁術一樣,做個富家翁,在家混吃等死。”
“子修曹昂字)要是孫權答應呢?”
“那剛好趁機滅了他,就以這個為借口。”
“唉,滅孫權容易,問題是咱們去打孫權,周瑜要是帶人投降了陸凡怎麼辦?那為父豈不是幫了陸凡一個大忙?”
“父親,我倒是有一計。”
“說!”
“父親以商議軍務為名,邀約周瑜,然後把他軟禁。”
“不行,要是軟禁了周瑜,黃蓋韓當等江東眾將,豈能甘休?到時候還不是內鬥。”
“那就把他們一並都召來,一起拿下,從而兵不血刃的控製周瑜的部隊。”
曹操雙眼盯著兒子,有些震驚,也有些欣慰,自己生了個好兒子,有勇有謀啊。
“主公,子修言之有理,不可接受冊封,不如把周瑜的部隊先控製再說。”
曹操搖了搖頭,
“不妥,控製了周瑜眾將,孫權就會嚇破了膽,屆時隻有投降陸凡一條路,加上他身邊那些貪生怕死阿諛奉承之輩勸說,他隻會早早投降,屆時,更為麻煩。”
眾人都不出聲了。
“算了,我曹家世受漢室之恩,實在不忍背叛,天若要亡,孤也無力回天,整軍備戰吧。”
“元讓,加緊操練士卒。”
“諾!”
“子修,你去一趟柴桑,麵見周瑜,就說孤有事跟他商量,讓他來一趟秣陵。”
“父親,周瑜要是不來呢?”
“你留在柴桑,周瑜便會來,你放心,為父不是要加害他,是想跟他談一些事,所以你不會有危險。”
“孫權要投降,他也會先請示周瑜,隻要周瑜不投降,孫權就不會降。”
“要想打敗陸凡,少不了周瑜,沒有周瑜來指揮的水軍,咱們隻怕連蔡瑁張允都打不過。”
“蔡瑁這廝,如今拉攏不過來,隻能先殺了他。”
“父親,孩兒有一計,或許可借刀殺人,除掉蔡瑁張允。”
“何計?”
“您跟蔡瑁有舊交,何不寫一封信給他?再讓陸凡知曉,再散播謠言,陸凡豈不會殺了他?即便不殺,也會撤了他的職,荊州水軍沒了蔡瑁,何人可以指揮?”
曹操想了一下,
“妙計,不過不是寫信,孤要親自去一趟荊州,得給蔡瑁下一道猛藥。”
喜歡三國:拯救太後,我做了幾天太監請大家收藏:()三國:拯救太後,我做了幾天太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