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麼多的人口和資源,我們為什麼還要自相殘殺呢?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隻要利益足夠,昨天還在廝殺的敵人今天都能成為朋友,我們這個未成形的聯盟也是如此。
尤其是荷蘭、西班牙、葡萄牙和扶桑等國,那是相當貪婪的,不知道哪一天,他們就舉起屠刀砍向我們。
鄭阮兩氏同根同源,自相殘殺,隻會讓其他幾國撿了便宜,搞不好連已有的地盤都守不住。
反過來,如果我們兩家相互扶持,互幫互助,等個幾年我們完全吞並了打下的地盤,是不是就能朝周邊擴散,吞並掉其他人的地盤,
諸如荷蘭、西班牙、葡萄的地盤?
我在想,如果讓大明的百姓在我們與海外諸國之間選一個效忠的勢力,可能八成以上會是我們。
其一,血統問題,如果真要算,我們實際上與大明的百姓是同宗同源,留著同樣的血,以我們阮性來說,祖上是東晉汝南人阮敷,交州刺史,開枝散葉。
你們在座的六大家族,哪一家的祖上不是從華夏因為各種原因遷移過來的?
其二,文化和習俗因素,我們在長相上差不多,生活方式和穿衣等等相似,
我們的小年和大年時間一致,我們也貼春聯,我們也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陽,時間都是一樣的。
其三,我們崇拜的先賢也是差不多的,我們的文廟也是祭拜孔聖人,武廟雖然沒有徹底建成,但一大部分都是華夏的名將。
……
以後打完大明了,我們拿這個說事兒,也容易讓百姓接受,諸位以為如何?”
我艸……
眾人心中又是爆了一句粗口了,眼中滿是震撼之色。
今天這是他們爆粗口了,而且都是因為阮福源。
前一次是聯合諸多勢力圍殺大明,現在又是還未開打就想著同化大明。
眾人這一刻,除了震撼,更多的則是敬佩和歎息。
敬佩的是阮福源的大格局和胸懷。
歎息的是阮福源如此的才能,他們幾家是沒有機會掌控廣南了,至少二三十年內是沒有機會了。
“其實,如果能不與鄭氏發生爭鬥,本王寧願和鄭氏以靜江為界,隔江而治。
不是本王沒有心氣,也不是本王沒有這個實力,實在戰爭非吾願。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做的決定是對的,也沒有絕對正確的政治意見和策略,但目的卻是相同的,為了能讓百姓過得更好。
既然這樣,與其發生紛爭,不如找一群誌同道合的夥伴,達成共同的意識,展現自己的才能。
如果你真的能讓百姓們過得更好,那麼不用你去發動戰爭,鄭氏的百姓就會自發的過來了。
相反的,如果你沒有那個能力,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時刻被外敵威脅著,你即便是統一了安南又有什麼用呢?
表麵看似繁榮、強大,實則內部暗流湧動,不知道哪一刻就會掀起驚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