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藏傳佛教對蒙古諸部的影響極大,諸如蒙古人的信仰、建築、雕塑、醫學、哲學等有很大的影響,
研究這些東西能更加深入的了解蒙古百姓,更好的去管理他們。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以後派來的官員能省很多事情,不至於鬨笑話!
而且他們歸順我們以後,這些東西能幫助他們更好的提升,能更好的穩定他們,這是大明希望看到的。”
孫承宗將自己的想法簡單的向崇禎彙報後,崇禎很是認可,同時心中閃過了後世的一種政治製度,修改一下,正合適用於蒙古諸部。
那種製度包含了什麼?立法、司法、終審權?主權問題?
這是政治課本上的內容,他隻記得一個大概內容。
一時間,崇禎陷入了沉思之中。
好一會兒後,崇禎清醒了過來,嘴角掛著一絲笑容,土默特和察哈爾牧民已經有了解決之道,但還需要再完善一下。
清醒歸來的崇禎看著最後一個箱子:“最後一個箱子是什麼?”
“臣不知道!”
高迎祥臉色嚴肅道:“方大人特意交代了,其他東西都可以丟掉,但唯獨這個小箱子不行,人在箱子在,人死箱子也必須在!”
說著打開了最後一個木箱子,讓人驚訝的是木箱子裡麵還有一個貼著封條和火漆的金箱子,打開金箱子後,裡麵是一個貼著封條和火漆巴掌大小的玉盒子。
玉盒內的物品用繡滿了經文的明黃色綢緞包裹著,神秘感十足。
這種一層套一層的裝置直接將眾人的好奇心拉的滿滿的。
在眾人期待的眼神中,綢緞被解開了,映入眼簾的是一塊五龍纏繞的方印。
“這是……傳國璽?”
孫承宗驚呼了一聲,腦袋嗡嗡的響,滿是震驚之色。
其餘諸將聽聞傳國璽三個字後,臉色齊齊一滯,隨即很是默契的退後幾步,右手按上了腰間的長刀。
高迎祥瞬間都懵了,眼神迷離,神遊天外。
崇禎也有些懵,他怎麼都沒有想到,第三件禮物竟然會是傳國玉璽。
當年朱元璋在建康稱帝,北伐進入漠北的元廷,馳騁萬裡北疆,窮追猛打,一是為了消滅元廷殘餘勢力,二就是為了找傳國璽。
因為沒有傳國玉璽,會被譏笑為白版皇帝,會被世人所輕蔑。
自始皇弄出傳國玉璽至今,開國皇帝中隻有李世民和朱元璋沒有獲得傳國玉璽。
崇禎緩緩上前,在眾將的注視下,緩緩的拿起玉璽,翻了底部。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映入眼簾。
崇禎呼吸頓時重了起來,手都有些顫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