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拿著已經冷卻後還帶著餘溫的、兩種方式做成的銃管,心中歎了口氣。
以這兩種方式做出的火銃,質量能好才是怪事了。
不管哪種方式,畢竟都是接合的,肯定是承受不了數十次的火藥的高溫高壓的衝擊的,炸膛也就能理解了。
但這已經是目前能掌握的技術中最好的一種了。
接下來的時間,崇禎帶著眾人依次觀看了其他的部件的工坊,在最後修整的工坊內,崇禎發現了一台設備,讓他大感好奇。
看著皇帝突然振奮的神色,徐光啟立刻道:“陛下,這是鑽床,是用於鑽銃膛、刮銃膛的。
是用石磨做慣性輪,係上皮條後人力拉動,帶動鑽頭旋轉。”
我艸……
崇禎聽完心中吐槽了一句,他沒有想到這個時代竟然都有鑽床了。
後世的槍管都是用鐵棒衝鑽出來的,也稱之為無縫鋼管,現在有鑽床,那豈不是可以做無縫槍管?
想到這裡,崇禎連忙問道:“如果是這樣的,那豈不是可以直接鑽出銃管了?直接鑽出的銃管肯定比鍛造的要好很多吧!”
“陛下……”
徐光啟苦笑了出來,孫元化等人也都是歎了聲氣。
看著幾人的表情,崇禎意識到自己想當然了,自己都能想到,徐光啟等火器專家難道想不到?
既然沒有用,那肯定是有問題,仔細一思索便知道了問題所在,低聲道:“是鑽頭硬度不夠,還是鑽床力度不夠?”
“陛下慧眼如炬!”
徐光啟指著一邊的鑽床:“陛下,鑽床力度不夠的這個問題容易解決,無非就是增加人數,
兩個人不夠,那就四個、八個,總能推動。
問題是無法做到均勻,隻要受力不均勻,鑽出來的銃管就是不均勻的圓型,後果就是一槍直接炸膛。
鑽頭硬度問題就好一些,但也很難,現在用的鑽頭和銼刀都是用墮子鋼製作的,鋼性並不是很強,
一天隻能鑽三厘米左右,一根一米長的銃管得個把月的時間,效率極低。
相對火銃的成本和所付出的時間,根本就不匹配,所以就沒有采用這種方法。
而且這需要大量熟練的工匠和大量的銃床等等,工部以前根本無力負擔和保證!”
說到這裡,徐光啟沉吟了一下,又接著道:“其實,鑽頭和銼刀還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來解決,那就是采用蘇剛。
但一斤墮子鋼價格在一兩八錢,而一斤蘇鋼的價格在六兩到十兩,相差五六倍!”
嘶……
眾將紛紛倒吸一口涼氣,一人下意識道:“怎麼相差這麼多?”
“鐵礦石、生鐵、熟鐵、五火、十火、百練,最後才是蘇剛,十斤生鐵隻得兩斤左右的十火,你想想能得多少蘇剛?
加上人工等等,這個價格不算離譜!”
孫元化解釋了一句,又道:“最關鍵的是蘇剛因為工藝問題,產量少,想要在將所有的鑽頭和銼刀全部換成蘇剛,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