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這有點超標了啊。”
如果沒記錯的話,自己現在這能力和第一律者非常接近,(雖然原本的也挺接近的)。
但是第一律者製造物體,需要本人先了解該物體完成的結構,明白它的原理,才能造出來。
反觀墨林這個,差距就在她並不需要去完全理解這些東西,隻需要去【定義】。
是的,去【定義】。
比如那些金屬,自己雖然並不知道組成是什麼,但是自己在製造時想的是魂鋼,所以給這金屬的【定義】是強度和魂鋼差不多。
不需要自己去完全了解,隻要【定義】,成功了就會有種自己不知道的力量,它會自動地去將這【定義】實現。
再比如剛才的手槍,墨林當時隻是想著一個像手槍一樣小巧的武器,沒有在腦中想著它的結構。
這把有著手槍外形,但不是手槍的武器就製造出來了。
那攻擊也是,想著威力能不能大點,在扣動扳機的一刻想的是導彈。
這把沒有裝任何子彈的手槍,射出了子彈一樣的光點,這光點有著導彈的速度,在幾秒鐘內觸碰到了一公裡外的地麵,爆發出了導彈的威力。
就是這一係列不合常理的行為結果,對墨林自己的精神負擔有點大。
明明自己現在可以控製那麼多的畫作都沒什麼壓力,結果就這兩個行為,讓自己腦袋就非常昏痛。
也不清楚這份精神壓力,究竟是自己頭一次創造出這些東西自己沒理解的物質造成的。
還是是讓這些不合理,給它強製合理這一概念造成的。
如果是後者,那這【不合理】是怎麼定義的呢?
是大眾眼裡的不合理,還是自己眼裡的不合理?
如果是自己眼裡的不合理,那我讓自己覺得這些都是非常合理的,是不是就不用去負擔這本沒有的精神壓力呢?
畢竟都【合理】了,你這屬於【不合理】的壓力又怎麼會有呢?
墨林比較偏向後者。
仔細想,她在繪製動物時好像並沒有怎麼完全了解該動物的生理結構,隻是單純的畫出來,表現出行為都是墨林所認為該動物應該表現出來的。
隻有在繪製非生命物體時,才會需要先了解它的具體詳細結構。
“不行,要把自己繞昏了。”
總之不管合不合理,其根本是要加強自己的精神強度。
但自己這方麵已經差不多到極限了。
墨說什麼強烈的情緒波動可以提升自己,負麵最好。
可現如今自己哪有負麵情緒呢?就算有,基本都是小事。
而且假設真的有,冥冥之中,墨林感覺那也不會對自己有什麼太大的提升。
就像一個一升的容器,你被砍去百分之九十九,隻剩下10毫升,你再怎麼提升,最高也就10毫升。
除非你找回那百分之九十九重新組合起來。
嗡嗡嗡!
新的運輸機已經抵達墨林他們上空,此時正逐漸降下平台。
墨林站起來伸個懶腰。
想那多乾嘛,回去找墨問問就知道了。
喜歡繁星如畫,行於崩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繁星如畫,行於崩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