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玖回來的時候聽謝東跑過來說了,她好久都沒有聽到雄霸天的消息。
男主果然是造反的料子。
幸好自己有先見之明,離開男主身邊苟著過平淡的生活。
顧庭之在一旁懊惱不已。
“咱們當初若是都在雄霸天身邊,那也是成為叛軍中的名人。大口喝酒大碗吃肉的日子少不了。”
溫玖冷眼看了一眼。
“彆人是功成名就,你可能是屍骨無存。”
顧庭之“……”
“看不起我?”
“我看得起你,你現在就往燕州趕。還能分一杯羹。”
顧庭之坐在地上。
雙腿盤在一起,“不了。我覺得山裡的日子過的就挺好的。”
……
又過了兩天。
醃製的豬肉曬得差不多了。
骨頭也都入味,曬出了豬油。
一部分豬肉上鍋蒸。
蒸完了以後再拿出去曬。
大多數豬肉拿去烘烤,烤完了也不用曬。直接收起來可以吃一年,也不怕一個冬天沒東西吃。
接下來的日子平淡忙碌。
地裡的土豆長勢喜人,種地的那幫人一天下地看三回。
什麼時候澆水,什麼時候施肥、什麼時候鬆土那比服侍老爹還要勤快。
地瓜也長得不錯。
有人拿著剪刀在地瓜藤上剪葉子,就連嫩莖也一並剪了。拿回去讓顧行之統一分配,分給大家炒著吃煮湯吃。
種地的人嚴格看著剪的人,生怕多剪了影響地瓜生長。
那些老頭子們更是沒事蹲在田埂上。
研究土豆和地瓜的生長方向。
他們還協助漚肥,將所有的糞便搜集起來。運送到下麵的一個大坑裡,那裡定期撒石灰粉殺菌。
在上麵的一小塊地裡。
溫玖種了水稻。
比山上的晚了一段時間,溫玖賭空間出品必屬精品。水稻也能長好。
種植的時候,那些老農個個反對。
說溫玖浪費種子。
這會像看自家寶貝孫子,恨不得長在了田頭裡。
老百姓的天性。
對土地的熱愛,對糧食的愛惜。不管是誰家的地,反正在他們眼裡都一樣。
當然,他們自己也分到了一些土豆和地瓜苗。
墾荒種在了荒地裡。
每家一塊。
顧行之和謝東替他們分好了地,順便做了個標誌。
一排排的木房子、茅草房子建好了。
磚窯洞也建了起來。
第一批磚頭燒製出來了。
陳小生看著出窯的青磚高興的一蹦三尺高,“咱們第一批的磚頭先給溫玖她們建磚瓦房子。”
“行。建磚瓦房子。”
乾活的人裡不缺會建房子的瓦匠。
一批人去建房子。
先前遇到的野棉花可以摘了。
溫玖帶人去摘野棉花。
野棉花跟蘆葦絮一樣,適當的保暖。總好過沒有,光用麻布是不保暖的。
白茶摘的最歡快了。
“到了冬天做棉衣,這野棉花也可以砍回去當柴火燒吧。”
溫玖看了一眼,山裡不缺柴火。
砍伐了那麼多樹木。
那些樹枝全都曬乾了,弄成了一捆一捆的堆在雜物房子裡。就是外麵也堆放了不少,用茅草蓋起來。
即使到了雨天都不怕。
“這麼遠的地方運回去不劃算。不如砍柴火回去。”
“也是。”白茶嘀咕了一聲。
手裡的動作很快。
采摘隊的人隻用了一個上午,就將野棉花全都摘了回去。
下午。
待在家裡的人開始摘棉花,摘了的棉花還要再曬幾個太陽。將來縫製在麻布衣服裡,就是禦寒的冬服了。
如今百家村的村民已經有一千多人了。
還在不斷的壯大。
以青壯年為主,老少婦孺基本沒能熬到這個時候。
從最初的溫玖幫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