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統治一個地區,建立醫療、教育、就業三種循環即可。
周維德手下的降臨戰士約有三千人,降臨行政人員、技術人員約有一千餘人。
再加上工業製鹽所需的本地工人,基層管理、治安管理所需的本地雇員,共同組成了一個利益群體。
這個利益群體雖然由個體組成,但他們的背後絕大多數都連接著一個個家庭。
這使得伯尼港居民從單純的被統治者,成為了體製內的一員或間接獲益者。
因此,伯尼港居民對生命教會的狂熱擁護,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而是會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信仰。
在周維德公開國王召集令,宣布出兵扞衛榮譽後,本地居民便開始了支持行動。
一個個身體健康的人走入生命教會,要求奉獻自己、接引神靈的精銳戰士降臨。
更有狂熱者要求教會轉化所有有子女的人,儘力湊齊一支兵團,為神靈爭取更多的土地。
最激進者偷偷找到生命騎士漢克,提議無論青壯老少全民騎士化,趁機建立地上神國。
周維德通過統計發現,狂熱者與激進者多由本地漁民、碼頭工人、破產市民組成。
這些生活艱苦的人,突然融入了一個強大的勢力,很難不動戰爭改變一切的念頭。
麵對這些狂熱激進的人群,周維德又擴建了一支兩千人的生命騎士團。
至此,他手中有了一支三千人的騎士團、一支兩千人的降臨衛隊,精銳戰士數量達到了五千。
這種規模的動員,已經接近伯尼港的極限了,再擴編下去就會打破城市的發展節奏。
不得已之下,生命教會宣布士兵數量已經達標,暫停靈魂置換儀式。
當所有新晉士兵完成武裝整編,會合生命騎士團與城市衛隊後,費羅爵士才知道國王召集令到底激活了什麼怪物。
“爵士,這不是民兵武裝,本地居民說他們是來自神國的戰士英靈。
如果讓他們靠近王都,國王陛下或許沒什麼,但大王子與三王子可就危險了。”
“我知道,現在我們隻能祈禱陛下安康了,除了國王陛下,其他人對生命教會沒有恩惠。
在新王加冕之前,沒有接過政治遺產的王子,根本無法命令這支軍隊。”
“爵士,要不要叫停國王召集令。”
“你在開玩笑嗎,我們憑什麼叫停。
生命騎士團已經整編待發了,這個時候我們敢說國王召集令是假的。
他們就敢將我們吊死在塔樓上,並宣布我們背叛了國王陛下。”
費羅爵士明白,既然生命之主的士兵大範圍降臨了,那就代表生命教會的神靈在注視這場戰爭。
現在彆說他無法阻止了,國王陛下也阻止不了。
即便國王站出來說這是一個誤會,我很安全不需要屬臣保護,生命教會也會宣布國王被控製了,他們要解救國王。
在神靈的注視下,生命騎士團必然會挺進王都,乾涉那頂王冠。
唯一區彆就是,生命騎士團進入王都實現政治乾涉,還是一路打進王都,將所有反對者定性為亂臣賊子。
費羅爵士更希望見到政治乾涉,而非不可控的軍事乾涉。
“現在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地方貴族聰明的很,他們不會用自己的生命阻止這支軍隊前進。
希望大王子能夠順利繼承王冠,隻有這樣,獲得國王陛下政治遺產的他,才有資格向生命騎士團說不。”
費羅爵士的悲觀,影響到了整個王國使者團,他們都知道,最好的情況還是國王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