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些乾部製定的政策非常不符合實際,但卻出台了,就是因為他們不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季淮辛在西川縣待了兩天,江一鳴全程陪同。
送走季淮辛一行後,江一鳴立即成立對接專家工作專班。
鐵路能否在西川縣修建,鐵道部的領導重視是基礎,但在這之前,專家的意見更加關鍵,倘若專家說,技術上有難度,或者不適合修鐵路,領導們基本上不會再去考慮。
因此,他們要積極的與專家對接,用真誠和熱情打動他們。
換句不好聽的話,就是要伺候好那幫專家。
隻有專家高興了,他們才有可能讓鐵路由北線轉為南線。
江一鳴沒有找市裡,畢竟市裡什麼想法他還不知道,而且市裡參與,他很多事情就不好操作了。
西川縣成立了以江一鳴為組長,唐誌超為辦公室主任的對接專家專班。
專班成立後,江一鳴把西川縣的工作安排好之後,就前往首都去拜訪相關專家。
肖振華在離開西川縣的第二天,就將專家名單發給了江一鳴。
他開始還不太理解老師為何這麼器重江一鳴,但在兩天的接觸中,他才發現,江一鳴談吐、對問題的認識都非常獨到有見識,就連鐵路這一領域,江一鳴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甚至比他這個專家認識的還到位。
尤其是鐵路未來的發展方向上,江一鳴預測是是高速化、智能化,這一點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不過,他隻是有些想法,而江一鳴卻能夠說的比較具體,令他大開眼界。
所以,他對江一鳴的看法有很大的改變,也知道了老師重視江一鳴的原因。
想想江一鳴還不滿二十六周歲,就已經是縣委書記了,再加上他的見識以及工作能力,未來的路絕對寬廣。
所以,他決定在修建鐵路上,給予他支持,既是聽從老師的建議,也是對江一鳴這個政治新星的投資。
江一鳴得知這個項目,有兩個專家的意見非常重要,他決定分彆攻克這兩個專家。
這兩個專家是勘測專家組的總工程師,分彆叫江東軍和賈生元。
江一鳴摸清賈生元的辦公地點後,就前去拜訪。
毫無意外的,江一鳴吃了閉門羹。
畢竟滬江渝鐵路橫跨多個省市,想要搭上這趟東風的不知道有多少人。
從省裡到市裡,再到縣裡,不知道有多少乾部費儘心思的想要爭取到這條線路。
所以,到他這拜訪的人自然不會少,一些是省級乾部,更多的是廳級乾部,像江一鳴這種初級乾部就有些不夠看了。
對方不見他也實屬正常。
但江一鳴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更不能輕易放棄。
於是他就守在辦公室的走廊裡。
賈生元出來後,他就上去問候一下。賈生元進去的時候,他也問候一下。
賈生元雖然有些無語,但對方隻是打個招呼,自己總不能怎麼著對方,更何況對方還是一個縣委書記,就更不好怎麼著對方了。
他隻能低頭視若無睹。
江一鳴兩世為人,心態不是常人能夠比擬的。
換句話說,就是臉皮厚。
為了避免影響對方工作,江一鳴沒有讓人跟來,以免人多了不好。
也為了能夠隨時出現在對方的眼前,他守在外麵的時候,通常都是吃麵包喝礦泉水。
一連守了兩天,賈生元終於被打動了,也可能被江一鳴糾纏的不耐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