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走後薑悅一人待在房間裡,正好無聊閒著沒事刷了一會視頻,之後的旅程和之前差不多,帶上薑悅也沒起到什麼作用,這一出去就是大半年,第二年你夏天才回到長安,看表麵是平平安安,其實暗地裡是洶湧澎湃的。
中途刺客都上來好幾波,不過都被皇帝悄悄解決了,薑悅也看明白了帶他們出來就是當靶子的,你看看在座的這些人,哪些人沒被人惦記過,主要是主角這些年乾的事雖然有利於百姓,但是把那些世家得罪了一個遍。
人家不找他的事找誰啊,皇帝那就更彆提了,不是他支持主角哪能乾那麼多事,都把人逼到絕路人家也不是吃素的,那家裡豢養的死士也不是吃軟飯的。
回到長安後主角的研究院開了起來,研究院的建立意味著大唐即將進入高速發展年代,沒看小徒弟都有段時間沒回家了,薑悅沒有去探究他們研究什麼東西,主要是對薑悅也沒什麼用。
薑悅也沒閒著指望小徒弟接收道觀是沒希望了,她幫小徒弟找了個弟子,這弟子是原先長安城裡薑悅經常去買藥的那家店鋪的老板的孫女,這些年家中出了一些變故,小姑娘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薑悅索性就收了當徒弟。
正好她從小就開始接觸藥材,學習薑悅的醫術也能省不少時間,在這個年代當道士可不能靠彆人,有一技之長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等小徒弟回來看薑悅的時候,薑悅直接和她說了這件事。
然後趁她在家的時候,薑悅讓她帶帶孩子處處感情,至於教導的話反正她沒時間,教也是薑悅教,這孩子很可愛薑悅也不怕徒弟不喜歡,師徒二人都是顏控,長得可愛基本上就穩妥了。
正式拜師還要等等,怎麼也得看幾年看看人品什麼的,薑悅有把握一個小丫頭是騙不過她的,現在收徒其實也可以,但是人是有可能長歪的,所以還是設置一個長一點的考驗期為好,就像薑悅收徒弟為徒那會,不也是等了幾年嗎。
小徒孫沒有小徒弟聰明,但是勝在努力認真能沉下心學習,醫術方麵也比小徒弟有天分,說起來也不錯,之後的幾年薑悅忙著學習和教小徒孫,徒弟那邊一直在研究院待著,放假了就回道觀裡麵陪陪薑悅和她徒弟,彆看倆人不經常見麵,但是關係還是挺好的。
等小徒孫二十多歲的時候,薑悅一身的醫術也學的差不多了,道觀這些年的義診薑悅都帶著她,現在是時候放她出去自己撲騰的時候了,薑悅給了她一些錢,然後派了個傀儡讓她去雲遊,增加見識的同時也能拜訪名師鑽研醫術。
小徒孫走的第五年,主角那邊終於把蒸汽機搗鼓出來了,長安到洛陽的鐵路修了三年也修好了,當然這其中花了多大的代價,死了多少倭人薑悅就不說了。
大唐第一輛火車試運行的時候,薑悅已經70多歲,她想乘坐一下火車的,但是徒弟和徒孫、徒孫的徒弟都不同意,理由就是第一次試運行還是有風險的,等正式開通他們請薑悅坐。
兩人一人抱著薑悅的一隻胳膊,底下還有一個人抱著她的大腿的,三人都不讓她走,沒辦法薑悅隻能放下這個心思,畢竟這年頭70多歲已經很大了,薑悅望著鐵軌的方向有點可惜,這第一次運行時很有紀念意義的,可惜她要錯過了。
作為一個老人家薑悅不適合走動了,最近小徒弟他們都想著讓她搬到山腳下住,這件事薑悅果斷拒絕了,她現在還沒老的走不動道,雖然你輩子沒磕強身的丹藥,但是有靈氣和意誌堅持鍛煉,說起來徒孫那不健康作息下的身體都不如她。
她才多大年紀爬個山就氣喘籲籲的,還有臉勸薑悅呢,現在在道觀還是薑悅拘著她,這些年來靈氣越發稀薄,可能再來個幾十年就要消散,再不鍛煉可能都沒這個機會了,為了薑悅能不白發人能送黑發人,薑悅這不是強製性讓她鍛煉補補虧空。
雖然不能去親自體驗火車的速度,但是徒弟和徒孫帶著薑悅去了山頂,在這邊是能看到火車啟動的,幾人收拾好東西,今天順便在山頂露營,東西準備的十分齊全吃喝玩的都有,上山後不久看到了火車啟動的瞬間,也算是變相參與試運行了吧。
在山頂待了一晚上之後,第二天清晨的時候回到了道觀裡麵,本來山頂裡道觀也不遠,更彆說這些年下來山頂早就被開發成了旅遊景點,現在的人們生活條件好了,交通也方便很多,像長安這種大城市每年的旅遊收入都是一大筆。
月底的時候李二陛下去世了,算下來活的時間夠長,比史書上多活了多少年啊,不過前些年因為年輕時暗傷太多,在主角的勸說下禪位給了李承乾,天下豈有四十年的太子乎成了現實。
權利的交接就意味著動蕩,新人要上位但是老人不想退位,淡出朝堂許久的主角重新活躍了起來,這倒不是說他去爭權奪利,而是給新皇帝撐腰的,雖然人家也不是那麼需要。
太子皇位坐穩後主角重新回了書院,所有人都以為主角不會出山了,但是薑悅知道李承乾活不長久,而他的孩子還小到時候說不定又是一場動蕩,不過這也和薑悅沒什麼關係,她冥冥中感覺自己的壽數快到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