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真是漂亮!”張老太太笑著拍拍自己身旁的沙發,示意邱鹿鳴坐自己身邊。
邱鹿鳴看了方圓一眼,笑著坐過去。
“眼似流星墜,眉如翠羽翥(音住),這姑娘的眉眼實在是好,一看就是個聰明通透的!”老太太說話慢慢悠悠,措辭頓句都有著濃濃的民國風格,邱鹿鳴不禁對這個微微發福的老太太,生出些親切感來。
張維京陪坐在邱鹿鳴一邊的單人沙發上,笑著對她說,“等會兒要來很多客人,多半都是我父親的朋友,怕你無聊,就讓你早些過來,陪奶奶吃點兒小點心,講點兒邊疆的見聞,奶奶最喜歡旅遊,也喜歡聽人講些新奇的故事。”
“好啊,張奶奶不嫌棄我嘴笨,我就說一說。”
這時保姆端來一個托盤,放下五六塊放在小碟子裡的手心大小的蛋糕,有巧克力的、奶油的、草莓的、芒果的等等,又端來紅茶、咖啡等飲品。
張維京給張奶奶端過一盤芒果蛋糕和一杯紅茶。
又給邱鹿鳴和方圓每人一杯咖啡,並請她們自己挑選小蛋糕,邱鹿鳴挑了塊巧克力的,方圓選了奶油的。
邱鹿鳴用叉子叉下一小塊巧克力蛋糕,非常美味,忍不住又吃了一口,然後喝了一口咖啡。
張老太太不動,隻衝張維京揚揚下巴,張維京苦著臉說,“奶奶!”
老太太不耐煩皺眉,張維京立刻用夾子夾了一塊方糖到紅茶杯中。
“嗯?”老太太出聲。
張維京隻得又放了一塊,用小勺攪動著,說,“奶奶,咱可不能吃太多甜食。”
“這不吃那不吃,活得什麼勁!”老太太端起一小碟芒果蛋糕,吃了一口蛋糕,又吃了一塊芒果,對邱鹿鳴說,“看看,看看,家裡是窮得揭不開鍋了麼,蛋糕就指甲蓋兒那麼一丁點兒!不行就把我的書收拾收拾賣了吧,好歹讓老太婆吃個大個兒蛋糕!”
邱鹿鳴聽得笑眯了眼睛,“張奶奶現在少吃一點兒,等下好吃生日蛋糕啊!”
“對呀,今天我生日,晚上有大蛋糕!”老太太頓時笑開了顏。
她也不冷落方圓,端詳了她幾眼說,“你是個穿軍裝的!”
方圓立即放下咖啡坐好,“是的張奶奶,我是武警少尉。”
“武警呀,好樣的,巾幗不讓須眉!”
眼見老太太已經吃下一小塊芒果蛋糕,伸手要去拿第二塊,張維京急得阻攔,“奶奶!她們聽說您是西南聯大的學生,想看您的相冊呢!”
“哦?準是你這個小兔崽子多嘴說的!”老太太縮回伸出去的手,回頭對一旁的保姆說,“小胡,你去把那兩本相冊拿來!”
邱鹿鳴聽到西南聯大兩個字,心潮澎湃。
當年抗戰爆發,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轉移到了長沙,共同組成一所綜合性大學,1937年11月,長沙臨時大學開學,但長沙接連遭受日機轟炸,第二年二月,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邱鹿鳴走的是水路,也先坐火車到廣東、香港,再乘船到越南海防,再轉道河內乘坐滇越線到達昆明。
可惜,還沒有到達昆明,邱鹿鳴就糊裡糊塗變成了嘉陽小城的邱家小女兒。
她是最近兩年才在書中得知,學校改名為西南聯大,後又在雜誌上讀過幾篇汪曾祺寫的關於西南聯大的文章,了解了一些昆明的概況,也讀到同學們的趣事,當然,讀到學校被日機轟炸,讀到校長夫人要去買點心度日,她還跟著哭了幾場。
現在忽然得知麵前這個溫和又灑脫的老太太,居然是自己的校友,她怎能不激動呢!
相冊還沒拿來,老太太先放下紅茶,說,“我乏了,去歇個覺。”
邱鹿鳴和方圓都站起來,有些不知所措。張維京扶著張老太太的胳膊,“奶奶是得休息一下,晚上有的辛苦呢!”
“不用你,你陪兩位姑娘看照片吧!”說完又看向邱鹿鳴兩人,微笑說,“彆拘束,老太太識趣點趕緊避開,你們也自在!”
邱鹿鳴說,“晚上宴會肯定有很多客人,您老現在的確應該好好休息。呃,是我們來得太早,影響了您的作息。”
張老太太混不在意地擺擺手,回房了。
張維京一屁股坐在張老太太之前的位子上,拿起保姆剛送過來的一本相冊,攤在自己膝蓋上,指著第一頁的照片說,“這是民國七年,也就是1917年拍的,是我奶奶的百天時候照的,抱著她的是我太姥姥。”
邱鹿鳴微微低頭,隻見微微發黃的照片上,一個漂亮的小嬰兒被一個美少婦抱在懷中,正愣愣地看著鏡頭,十分可愛。
“真好看!”邱鹿鳴由衷讚歎。不看這對母女華美的衣裳首飾,隻說1917年能照得起相的,就必然不是普通人家。
方圓坐在旁邊的單人沙發上,小心翼翼地翻看著另一本相冊。
邱鹿鳴也想自己翻看,但張維京一直殷勤地給她介紹著照片的內容和背景,“這張是我奶奶一周歲的照片,這張是兩歲的這張是他們兄弟姐妹的合照。”
邱鹿鳴忍不住伸出手指虛點著照片,“一、二、三九、十、十一我的天,十五個!”
張維京視線在邱鹿鳴肉乎乎帶著肉坑的手右手停駐,一時忘記了說話。
邱鹿鳴不知道這些,她還在感慨那一大家子人,低聲問,“你太姥爺得是三妻四妾吧,一個人肯定生不了這麼多。”
張維京回過神來,“是,是一妻三妾。我奶奶是他最小的妾室生的第一個孩子,下麵還有兩個親弟弟,以及另外幾房的三個弟妹。”
邱鹿鳴心說,長得這麼好看的,八成都是妾室。
張維京繼續說,“雖然我奶奶是妾室生的,但我太姥爺的正妻人很好,平時並不為難幾個妾室,她自己生了六個孩子,妾室又生了許多,除去夭折的,攏共剩下了十五個。”
邱鹿鳴咋舌,可不就是,民國初年嬰兒夭折率很高,這剩下的是十五個,實際生出的還不知道多少呢。
“這是我奶奶讀女中的照片,這張是讀北大時的照片,她不是那種為了嫁個好人家,才去讀書的女子,她的成績很好,還有一年就畢業,趕上了盧溝橋事變,後來去西南聯大讀了大四,不過沒讀多久,又和她的丈夫去了美國留學。”
邱鹿鳴不解地看著張維京,他說“她的丈夫”,而不是爺爺。
喜歡重生二三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二三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