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麾下金海鎮的軍隊,目前一共編列了八大團營。
如遼西的鬆山團營,金海北路的複州團營,金海東路的莊河團營,金海中路的金州團營,仇震海統帶的安東團營以及征東軍火槍團營、征東軍擲彈兵團營和征東軍炮兵團營。
八大團營分作兩類,一類是直屬的團營,也就是由楊振本人直接指揮的團營,即征東先遣軍的三大團營。
另一類是處外的團營,也就是由各路留守或者協守總兵指揮的協守地方的團營,比如鬆山團營、複州團營、金州團營、莊河團營以及安東團營都是這一類。
在之前,因為兵源不足、糧草不夠、餉額有限等各種各樣的原因,楊振雖然下令組建了八大團營,但是每個團營的實際情況都不一樣。
有的團營人馬多一些,比如鬆山團營轄下三個營十五個哨,算上正兵輔兵,一共四千五百餘人。
但是有的團營人馬就比較少了,比如複州團營、金州團營、莊河團營算上原屬水師營,才下轄三個營。
有的十個哨,有的十一哨,沒有一個是真正滿編的。
現在楊振又對北路的水師、東路的水師以及中路的水師營做了調整,調離的調離,轉隸的轉隸,之前的各個團營人不滿編的情況就更嚴重了。
至於征東軍先遣軍轄下的三個直屬團營,情況也是如此,經過鎮江堡之戰以及安東團營的組建之後,它們沒有一個是齊裝滿員的。
其中火槍團營原先是下列三個營九個哨,累計兩千七百餘人,目前九個哨皆不滿編,人數隻有兩千三百餘人。
至於擲彈兵團營,在鎮江堡之戰以前有八個哨兩千四百餘人,鎮江堡之戰中他們損失不小,戰後實有人數,剩下一千九百餘人,滿打滿算剩下六哨一隊。
而炮兵團營的情況,就更可憐了。
雖然在鎮江堡之戰中炮兵團營新加入了金玉奎率領的營頭,可是眼下這個營頭轉眼已經被楊振轉手劃到金海南路水師去了。
至此,炮兵團營又恢複了戰前兩個營六個哨的舊貌。
也因此,炮兵團營雖說是一個團營,但實際人馬數量尚不足楊振心目中滿編團營的應有四分之一實力,屬於人數最少的一個團營了。
麵對這樣的情況,命令他們擴編員額,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而且眼下隨著崇禎十四年以來大規模的跨海招墾移民行動的突飛猛進,金海鎮轄下各路屯所增加很快,在短短四個多月的時間裡麵,各路所領的屯數、戶數、丁口數幾乎翻了一番。
如今金海鎮各路絕大多數的屯所,都已經完成了崇禎十四年的春耕墾種,繁重的農活已經告一段落,接下來正是擴軍練兵的好時機。
所以楊振直接下令各大團營執行征兵擴編命令,而且要一次擴編到位。
按照楊振最初有關團營的設想,直接一個團營由原來的三個營擴編至五個營,每個營擴編至五個哨。
而且限期於三十日內,每個哨都要汰弱留強,然後吸納青壯,一律做到齊裝滿員,即滿編三百人。
按照楊振的這個擴軍計劃,目前所有的八大團營到七月上旬,如期完成擴編之後,光是楊振直領的征東軍三大團營的實力,就將達到兩萬兩千五百人。
在楊振的計劃裡,一個團營編為五個營,一個營編為五個哨,一個哨仍是三個隊,一個隊仍是一百人。
這樣的話,一個團營就是五個營二十五哨七十五隊七百五十棚,共計七千五百人。
正好與清虜八旗下麵一個滿編的固山相對應。
如此一來,楊振麾下八大滿編團營,就相當於是清虜旗下八個滿編固山,一共是六萬人。
就這,還沒算上忠義歸明軍各營,以及南下劉公島駐防的俞亮泰登萊東路水師、南下萊州府濰縣駐防的吳朝佐登萊西路人馬,還有其他的水師營以及雜七雜八的牢城營。
如果算上這些人馬的話,那麼經過這次擴軍之後,按楊振設想,整個金海登萊二鎮所能指揮的兵馬,將達到九萬餘人的規模。
當然了,這些都是楊振設想中的或者說紙麵上的擴軍計劃。
事實上,最終擴軍到多大一個規模,還是一個未知數。
尤其是征東先遣軍三大團營的擴軍計劃,可不是光把兵員征集上來就行的。
對於使用領兵器的步卒們來說,把兵員征集上來之後給他們裝備上大刀長矛弓箭,然後好好整訓一段時間就差不多了。
但是對於楊振現在金海鎮各路兵馬來說,純粹使用冷兵器的步卒已經很少了,而且主要是集中在新編的忠義歸明軍各營之中。
然而這次整編擴軍,已經南下前往山東、中原等地的忠義歸明軍各營,並不在擴軍之列。
而在這次擴軍之列的八大團營,已經沒有一個是純粹使用冷兵器的步兵團營了。
比如複州團營、莊河團營,他們需要擴充的營頭,主要是騎兵,可是騎兵的擴充與訓練受製於戰馬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