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職在!”
“儘快安排你們西路的水師,再從長興島或者彆的地方,運送一批統借統貸的粗糧到營口城,要大張旗鼓的運送,叫營口城內外軍民都知道有足夠糧食過冬!”
“都督的意思是——,運糧做給清虜看,還是做給營口城的軍民百姓看?”
“做給需要糧食的所有人看,包括耀州城的清虜!要快,要趕在遼東灣封凍之前完成最後一趟的運輸,然後西路水師船隊的主力就可以叫胡長海領著南下過冬去了!”
“卑職明白了!”
袁進聽了楊振的安排,心中已有數,隨即站起來領了命。
這時,被楊振點到的胡長海,也站了起來,衝楊振抱拳說道:
“卑職謝過都督!”
胡長海這麼一說,聽得楊振眉頭一皺,馬上接著對他們說道:
“當然,我說可以南下越冬,可不是說叫船隊回到長興島,或者登州水城貓冬,而是叫你胡長海領著,暫時聽從協理營務處的安排,繼續在登州方向接送移民,往南浦方向轉運,交給張臣張總兵安置!”
胡長海聽罷這話,神色明顯一頓。
他想說什麼,但終究沒有出口,在楊振的目光下,唯有點頭稱是而已。
楊振見他這樣,也沒多說彆的。
他知道最近幾個月,各路人馬雖然沒有作戰,但是水師的勞碌程度與壓力絲毫不比作戰狀態之下差多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幾個月來,各路水師船隊在海上奔波,輾轉各地,很少有清閒的時候,上上下下都相當辛苦。
現在眼看到了遼東灣即將封凍的時候,擱在往年,接下來就是貓冬而已,如今卻仍不得閒,心裡有點怨言也正常。
對此,楊振也能理解,但是理解歸理解,該他們乾的活,卻是一點也不能落下。
因為,楊振實在是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耽擱了。
轉眼就是崇禎十六年了,這一年計劃中要乾的事情可就太多了,其中收複遼沈,滅亡清虜,隻是他計劃中的首要部分而已。
而以海量的漢人移民填充遼沈地區在戰後空置出來的廣大土地,則是滅亡清虜或驅逐他們之後的另一件大事。
再然後,就是一鼓作氣,橫掃東蒙草原,收回那些臣服清虜的草原部落,驅逐那些不服從的草原部落。
再然後,就是整合關外兵馬,尋機入關,與北上京師的流賊大軍決戰於京畿之地,儘力一舉滅掉流賊。
到時候,主動權便徹底掌握在自己手中,進可以重整山河,退也足以自保,也算沒有白來這一遭。
而這些大事,都要集中在崇禎十六年全年和崇禎十七年前後完成,時間緊張,壓力巨大,其中對於時機的把握尤為重要。
“諸位,千萬不要小看了移民屯墾的事情!要牢記,移民屯墾是我們金海鎮生存發展之根本。各路人馬收複回來的土地,其中上好的,你們麾下有功將士分了占了,本不是什麼大的問題,但是要告訴各路將士,要守我定下的規矩,要多想想你分多少、占多少是個夠!”
麵對四月以來金海鎮北伐作戰開始後,各路人馬北上,在新的駐地大肆圈占良田美宅的亂象,楊振借機提出來敲打了一番。
因為問題比較嚴重的地方,恰恰集中在呂品奇的金海北路和祖克勇的金海東路。
金海北路團營多數人中低階武官,原來在複州城附近即已按照之前的條例分得上好的田土房屋,可是進了蓋州城、熊嶽城後再一次分得大批田土房屋。
有的區區千總官,就敢搞三妻四妾,借著楊振鼓勵與新移民聯姻的由頭,在複州城搞一個家,又在蓋州城搞一個家,遠在鬆山城還有一個家,搞得如夫人姨太太一大堆,比楊振這個都督都多好幾個。
雖然楊振沒讓協理營務處明確規定過征東軍與金海鎮各路團營將佐娶妻納妾的數量上限,但是看到這些統計報告之後,楊振也不由感歎麾下各路將佐“墮落”之迅速。
況且現在還是戰爭時期,他麾下就已經這樣了,他都不敢想將來入了關,天下太平之後這些人會怎樣。
類似這樣的情況,不止發生在金海北路,祖克勇麾下的金海東路團營幾乎一個樣子。
甚至包括管內土地、移民數量並不算多的金海西路,尤其胡長海部下,也是如此。
當然了,征東軍中也存在這樣的情況,但是情況沒這麼嚴重。
這些人在楊振的眼皮子底下,張臣、李祿、楊珅治軍又嚴,許多事下麵也不敢搞得太過分。
但是久而久之會怎麼樣,楊振也不敢有太高的期待。
有時候,楊振一想到這些問題,就很理解朱元璋的心情。
但是他也清楚,他不能像朱元璋那麼乾,現在不能,將來也不能。
但他必須想出一個更好的辦法。
雖然他現在還不知道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但他相信未來一定有。
至於眼下,他隻能畫下一個更大的餅,拿來激勵已經有了驕奢淫逸苗頭的各路人馬繼續奮進。
“遼沈的土地,遼東的土地,還有更北的土地,可墾且宜耕的土地,何止數十萬乃至百萬頃?不要眼皮拉淺,隻盯著腳底下這點蠅頭小利!你多占了土地房屋,土地上卻沒有人口,那土地房屋又值個什麼?
“關裡千千萬萬水深火熱的流民,在關裡是包袱,來了我們這裡就是財富,有了他們來此墾荒耕種,我們就有了糧,我們就有了兵,也就有了一切。你們要跟下麵人,把這個道理講清楚,不要占著好地舍不得分出去,要知道將來會有更好的!”
(本章完)
喜歡大明新命記請大家收藏:()大明新命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